「生菜」的滋味
- 提報分類表:綠色生活類
- 策劃/執行人:黃意雯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16.10.20-2016.12.2
- 參與人數:26
目標:
1.藉由種菜的活動,讓小朋友認識萵苣成長的過程與繁殖方法,了解如何從無到有把菜「生」出來。
2.透過繪本讓小朋友認識蔬菜的成長過程和種植蔬菜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3.經由種菜,讓小朋友體驗農夫的辛苦與收成的樂趣。
4.小朋友能將採收的萵苣作成生菜沙拉,體驗動手製作的樂趣。
5.小朋友能品嘗「生菜」的滋味,了解自己種菜來吃的好處。
進行方式:
1.利用早自習時間帶小朋友至學校二樓平臺種植萵苣。
2.請小朋友按時澆水、施肥、除雜草,並定時觀察萵苣成長的變化。
3.共讀繪本「小健的蔬菜」、「我種了高麗菜」、「蔬菜是怎麼長大的呀?」,並讓小朋友比較與分享這三本繪本相同與不同之處。
4.萵苣長大後,讓小朋友輪流採收萵苣。
5.講解製作生菜沙拉的步驟,讓小朋友動手製作生菜沙拉。
6.請小朋友分享種植、收成、製作、品嘗心得。
成果描述:
1.第三週時,剛長出來的小菜苗,卻被鳥吃光,看到光禿禿的盆栽,小朋友都嚇了一跳,原本還以為是被蟲吃掉,經過這次的經驗,我們才知道鳥也會吃菜。後來為了避免萵苣再被鳥吃掉,自然老師請工友叔叔幫忙搭棚架、蓋紗網,但也因為蓋了紗網,陽光比較透不進來,萵苣也長得比較細長。
2.透過種植,小朋友了解到只要有營養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再加上按時澆水與施肥,蔬菜就可以長大。但是種菜的過程中,也可能遇到蟲害或鳥襲,要讓蔬菜順利長大,就必須細心照顧,這就是農夫辛苦的地方。
3.共讀繪本時,很多小朋友都喜歡「蔬菜是怎麼長大的呀?」,因為這本繪本介紹得很詳細,也介紹了很多國外的蔬菜和使用的農具,小朋友都覺得很新奇。
4.製作生菜沙拉時,先由老師示範,再請小朋友輪流上臺製作,小朋友品嘗了不同口味的生菜沙拉,原本還需將生菜沙拉夾在吐司裡才敢吃,後來幾乎全部的小朋友都敢吃生菜沙拉,而且還特別喜歡吃加了橄欖油的生菜沙拉。
實施心得:
在學校種菜,通常不會遇到什麼天災,一般農夫可能會遇到的旱災、水災、寒害,小朋友都不太會遇到,如果被蟲吃,也是意料中我的事,沒想到菜苗會被鳥吃掉,這也是一次機會教育,小朋友更能體會到農夫要把菜「生」出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製作生菜沙拉時,一開始擔心小朋友不敢吃,所以準備了美乃滋、千島醬、凱薩醬,小朋友夾在吐司裡,很開心的吃完了,但這樣似乎沒有吃到蔬菜的原味,而且熱量也比較高。後來因為還有萵苣可以採收,所以又帶了日式胡麻醬、橄欖油來加。加了日式胡麻醬的生菜很濃郁,吃起來有芝麻的香味,鹹鹹的又有一點酸酸的,小朋友也很喜歡。最後介紹加入橄欖油的沙拉比較健康,請小朋友將生菜加入橄欖油、鹽巴、黑胡椒一起攪拌,油油亮亮的生菜,入口後沒有青菜生生的味道,吃起來鹹鹹的,還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小朋友吃了不但不怕,還讚不絕口,彷彿蝗蟲過境,一大盆生菜就被他們吃光光了。最令我感到驚奇的是,班上原本有幾個不喜歡吃青菜的小朋友,也吃得津津有味!這到底是自己種的菜的魔力,還是橄欖油的魔力?
學習者心得:
1.我覺得很感動,因為辛苦有了成果,也讓我知道農夫有多辛苦,我以後會多吃蔬菜水果,不會挑食,把飯菜吃光光,我希望以後我可以吃到更多自己種的菜做的料理。
2.我學到種菜要很有耐心,因為從種菜到收成至少要好幾個月,有的至少要一年才能長大,想要吃到自己種的菜,就要有耐心才行。
3.我覺得加了橄欖油的生菜沙拉很好吃,我們還加了一點鮪魚、玉米粒、鹽巴和黑胡椒,完全不覺得自己在吃生的菜,真希望還可以再吃一次。
4.我終於了解農夫的辛苦,也不會挑食了,每天必須去澆水和觀察,忍受堆肥散發出來的臭味,但是,吃到自己種的青菜,心裡覺得很有成就感。
5.從種菜到收成,讓我學到種菜就好像在照顧自己的寶寶,要有耐心,就有好吃的菜。我覺得如果沒有大家的努力和細心照顧,就沒有今天可口的生菜沙拉。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