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樹木固碳量調查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黃素鳳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12.12--111.12.30
- 參與人數:7
目標:
1.能認識校園中常見的大樹,並利用平板電腦查詢相關訊息。
2.能學習發現問題並思考如何藉決問題。
3.能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
進行方式:
1.校園裡四周都有大樹,但是學生們能認識多少樹種?有哪些是常見的原生樹種?
2.介紹校園裡常見的原生樹種。
3.實際探查校園中的大樹名稱,並在校園平面圖中標示。
4.運用資訊科技蒐集樹木固碳相關訊息。
5.選擇要進行測量的大樹及位置,並討論如何測得樹高及樹圍。
6.學習"校園樹木資訊平台"碳匯計算機"使用,練習計算"樹木儲存了多少二氧化碳?"
成果描述:
在戶外教育或自然領域或綜合課程中常常提到環境保護,學生大多對二氧化碳或碳足跡耳熟能詳,大家都在討論如何降低二氧化碳,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固碳的寶貝卻常常視而不見,因此帶著學生認識大樹,計算每棵樹的固碳量,把知識實體化。
學生運用平板電腦查詢相關資訊,儲存資料並學習平台的運用,增加科技運用的認知讓生活更便利。
實施心得:
1.此次測量活動紀錄及成果嘗試請學生運用平板電腦及Google表單,讓學生隨時回覆
訊息。
2.戶外測量受限於氣候變化,只能讓學生運用課餘及適當時間進行。
3.樹高測量因樹木生長位置,大多只能用估算,學生自行討論可行辦法,教師從旁協
助。
4.初次嘗試測量,僅能挑選部分樹種進行,待日後與學生討論完善再次實施調查。
學習者心得:
1.O翰:原來樹木這麼厲害,我們應該更愛護樹木,讓人口的成長維持能在環境永續的程度。
2.O潼:我認為應該把生存環境保持好,不隨意砍伐樹木或破壞環境。
3.O汎:我會把周邊環境保持好,並呼籲大家不隨意砍伐樹木。
4.O豪:我覺得大家不要亂砍樹,並且不要在山中蓋大型建築物。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