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環境一起來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4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高珮淑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11.1~112.12.5
- 參與人數:1
目標:
1認識地球暖化、氣候變遷會對人類、動物、生物們帶來什麼影響。
2覺知極端氣候對生活造成的影響。
3培養愛惜地球環境資源的情操。
4透過生活中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節約能源、廢物再利用等方式,讓地球永續發展。
進行方式:
1透過專欄分享,如以下幾篇關於氣候變遷的文章:
(1)野火、洪災讓人絕望不安 歐洲陷入「生態焦慮」,的圖片中讓我們看到,。
(2)阿拉斯加數億隻雪蟹消失 研究:海洋升溫是主因。
(3)巴拿馬運河陷70年最嚴重乾旱 聖誕海運與能源運輸都受影響。
(4)北極海冰最快於2030年夏季消失 美媒:北半球熱浪、野火及豪雨頻率上升
帶孩子從圖片中觀察並從中覺察不僅讓地球暖化,也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嚴重的影響呢?
2提問: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影響,是氣候變化所造成的。
3藉由抗暖化節能減碳救地球環保小冊子-我們的地球泡在水中,了解地球暖化發生的過程。
4提問:為了讓身處於地球上的我們有好的生活環境,你覺得可以怎麼做呢?
5在生活中製造綠色希望的方法,如:雨水蓄水池、垃圾分類箱、堆肥、風力發電機、太陽能光電板…及節約能源。
6提問: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節約能源呢?
7讓孩子實際於生活中執行。
8自製生活中所需的物品-各種置物器。
成果描述:
1透過氣侯極端變化知道環境會有極大的變化之外,也認識到對自身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2體悟到人類的一個小小舉動,將會造成好的或不好的影響。
3知道透過資源回收、節約能源及資源再利用,能幫助我們的擁有好的生活環境。
實施心得:
1環境變化是一直持續在發生,若能從自身做起,將能擁有善的循環,讓我們擁有好的生活環境。
2從世界各地氣候變化到身處於台灣這塊土地上,感受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孩子們也逐漸地有所覺察。
學習者心得:
1我覺得不要用太多紙,不然會砍掉太多樹,少用一張紙,多救一顆樹。
2不要隨便燃燒垃圾,製造太多二氧化碳,不然就會沒有新鮮的空氣。
3露營時要小心,不要讓草、樹木著火,引起森林大火,汙染了空氣,我們不喜歡吸到不好的空氣。
補充:
照片1.3.4運用喝完的豆漿紙盒製作盛裝器具,可以掛在勾勾上裝物品。
照片2.5運用喝完的寶特瓶水容器,裁製後製作盛裝器具,如:不再使用的粉筆,但粉筆亦可以有其它用途。
照6觀察野火、洪災讓人絕望不安 歐洲陷入「生態焦慮」的圖片,對地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及觀察巴拿馬運河陷70年最嚴重乾旱 聖誕海運與能源運輸都受影響的圖片,對地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