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55
葉片數:3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4
2
3
2

洲南鹽場—體驗鹽田風光

發表日期:2020-06-26
發表人:新化人

農村生態
  • 環境議題:農村生態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李俊儫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8/11/29
  • 參與人數:15

目標:

1、藉著參觀洲南鹽場,了解鹽田文化及臺灣這塊土地曾發生的故事。
2、從體驗晒鹽的辛苦--一滴海水如何變成一粒鹽,進而了解便利生活得來不易。

進行方式:

1、環境導覽:導覽老師進行場區的環境及植物介紹,如馬鞍藤葉子可用來防晒;馬齒莧俗稱豬母乳,可供餵豬、食用;澎湖來的咾咕石,既可當壓艙石,還可建造防風的石牆……。此外,導覽老師也請學生們赤腳踩踏在鹽田阡陌之上,讓他們能親身體驗鹽田的各種觸感,留下深刻印象。

2、晒鹽體驗:
(1)測試海水及晒鹽用的鹵水鹹度,了解鹹度愈高晒鹽愈容易。
(2)鹽場的建造:進行Q土、、混土、踩漿等步驟,了解如何引海水進鹽田,如何把海水留在鹽田中。
(3)觀察走馬溝:了解結晶池中的海水是怎麼收集到鹵缸之中。
(4)參觀鹵缸:測試鹵缸中的鹵水鹹度,了解日晒之後水分蒸發,讓海水變成很鹹很鹹的鹵水。
(5)體驗收鹽。

成果描述:

透過體驗課程,學生們認識了曬鹽的各項知識以及鹽場的相關知識,藉由手摸腳踏的親身體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最後導覽老師將整個晒鹽活動總結為晒鹽七字訣--水地風光人晒鹽,讓希望學生們能了解人類生活、產業跟自然能有更友善的結合;每一粒鹽得來不易,當珍惜之。

實施心得:

本次來洲南鹽場進行戶外教育體驗,因為充滿自己動手動腳的體驗課程,讓學生體會到人工曬鹽是一件很累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有賴導覽老師的功力,課程活潑不無聊,可說是寓教於樂。此外,因為實施時間為十一月底,所以雖然是晴朗無雲的好天氣,但氣溫算是涼爽怡人。

學習者心得:

1、學生甲:赤腳走在不同的地面,感覺很不同,長草的地方刺刺的,只有泥土的地方踩起來很舒服。
2、學生乙:踩土時要走過整個水池,不小心就會陷在土裡,感覺很有趣,還有同學沒踩穩,整個跌到池裡去了。
3、學生丙:鹵缸裡面的水居然那麼鹹,難怪可以晒出鹽來。
4、學生丁:人工晒鹽真的好辛苦,晒了那麼多天,才收到那幾籠的鹽。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好的教學課程,親身體驗與觀察最容易讓學童印象深刻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0-07-03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