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愛地球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蕭仲廷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3/7、3/14
- 參與人數:24
目標:
藉由影片及照片,瞭解塑膠對於生物及環境的影響,互動式的解說,讓學生印象深刻。最後也有減塑學習單,學生很踴躍的創作及發表。
進行方式:
1.播放塑膠垃圾到底去哪裡的影片,請學生思考並發表看法。
2.播放塑膠對海洋環境影響的影片,請學生思考並發表看法。
3.透過互動式的問答,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請學生寫出可以實際幫助環境的方法。
成果描述:
1.瞭解塑膠垃圾會去哪裡。
2.瞭解塑膠垃圾會對生物產生哪些衝擊。
3.檢視自己的周遭,分辨哪些東西是一次性塑膠製品。
4.瞭解許多塑膠製品,是可以用其他材料取代的。
5.瞭解要少用塑膠製品,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實施心得:
1.許多學生是透過這堂課,才瞭解到原來自己在使用的塑膠製品,會對生物及環境產生巨大的危害。
2.透過這堂課,讓學生反思。在學生填寫的學習單中,發現有些學生會寫到少用塑膠袋、塑膠吸管等,先從小地方開始做起再慢慢影響別人。
3.許多國家自己不會處理塑膠垃圾,反而把塑膠垃圾委託其他國家處理,讓許多弱勢國家不得不這麼做,這也是學生第一次吸收到新的概念。
4.如果有機會,可以舉辦一個不塑園遊會,讓學生可以實際的結合所學,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學習者心得:
學生A:塑膠垃圾會去到其他國家還有動物的肚子裡,我覺得動物會受到傷害,我發現影片中小鳥的肚子有許多塑膠垃圾,我認為我以後可以使用環保袋,少用塑膠袋。
學生B:塑膠垃圾會從美國運到中國,自從中國不收後就轉去馬來西亞,這會讓弱勢的國家受到傷害,可是為了經濟考量,弱勢國家一定會收。我之後會自己攜帶環保餐具,少用一次性塑膠產品。
學生C:我發現影片中的魚肚子裡都是塑膠垃圾,我看看自己的鉛筆盒,發現有塑膠尺,我之後可以用木頭尺或鐵尺取代。我下次去飲料店要自備環保杯,說不定老闆會幫我裝比較多。
學生D:我發現海龜受到傷害,海龜的鼻子會被吸管刺到。我下次去夜市要自己帶環保餐具,不要再跟店家拿塑膠袋了。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