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716
葉片數:10
澆水器:0
推薦提報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5
5
5
4
5

校園中的驚喜-野生動物綠繡眼

發表日期:2024-09-02
發表人:仲徽

野生動物
  • 環境議題:野生動物
  • 執行方法:觀摩學習
  • 教育階段:高級中等學校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U34 收集並分析在地能源的消耗與排碳及對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威脅,思考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參與集體的行動
  • 策劃/執行人:徐仲徽/謝文雄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3/07/30-113/08/12
  • 參與人數:35

目標:

1.觀察綠繡眼自孵化至離巢的變化。
2.學習面對保育類動物的保護措施。
3.探討氣候變遷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4.討論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氣候行動。

進行方式:

1.每日縮時攝影紀錄綠繡眼自築巢、孵化、餵食、離巢的變化。
2.鼓勵全校師生至幼雛築巢地點觀察自然生態。
3.蒐集關於保育類野生動物的保護措施及方法。
4.討論氣候變遷對綠繡眼或其他野生動物的影響。
5.討論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氣候行動。
6.成果發表。

成果描述:

綠繡眼與氣候行動的關係如下:
1.保護狀況:綠繡眼是台灣的保護鳥種,列為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禁止捕捉或傷害。這有助於維持其族群數量,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
2.氣候敏感性:綠繡眼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尤其是寒冷的冬季。低溫和溫差變化可能使其虛弱或死亡,顯示其生存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
3.保護措施:為了保護綠繡眼及其他物種,應採取氣候行動,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發展再生能源,以創造更適宜的生存環境。
4.指標物種:綠繡眼等小型鳥類對氣候變遷反應靈敏,其數量變化可反映氣候趨勢。因此,綠繡眼可作為氣候變遷的指標物種,幫助我們了解當地氣候變化情況。

實施心得:

在觀察幼雛自孵化至生長的過程時,盡量輕聲細語,保持不打擾、不驚擾的原則來觀察。全校同仁對於氣候行動也提出了相當多的作法,由於正逢夏天,今年也已明顯感覺到烈日高溫更甚以往,因此我們更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節約能源外,更要減少資源浪費以及提升自身的環保意識,推己及人,推動綠色環保意識影響更多的人。

學習者心得:

上班日中的小確幸,校長秘書於校長辦公室外盆栽發現鳥巢,內有一隻剛孵化的幼雛及一顆鳥蛋,躲著靜靜觀察等候母鳥回巢,原來是隻可愛的綠繡眼!
每日架設縮時攝影並於全校群組說明綠繡眼幼雛的生長情況,可以看到母鳥餵食,身體顏色部分變深,頭部比較抬的起來,尚有一顆蛋待孵化。
母鳥警覺性相當高且怕生,一有風吹草動立刻飛走、只能在遠處觀望。
過兩天,第二隻幼雛也出生了,適逢奧運比賽期間,我國麟洋組合獲得奧運金牌,因此將這兩隻幼雛命名為「麟麟」及「洋洋」。
期間鳥爸、鳥媽輪流餵食活蟲,待幼雛羽翼成熟後,8/12日離巢。
「麟麟」和「洋洋」帶給我們將近兩週近距離關注保育類動物的機會,也藉此了解了氣候變遷對於動物遷移的影響。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棒的日常自然觀察及分享,貼近生活經驗,能從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的概念出發,與環境資源結合,透過學習者實際體驗,不僅學習者已學習到如何面對環境問題,也懂得採取環境行動,有效落實及推動環境教育。惟學習者心得之佐證照片,倘可多加充實及呈現,將更臻完善。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9-05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