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43
葉片數:6
澆水器:2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3
3
4
3
3

打擊病毒救地球

發表日期:2024-05-22
發表人:建安

其它環境議題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專題研究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陳建安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3/8/1-2024/8/31
  • 參與人數:20

目標:

1. 強化社會大眾對於環保和健康重要性的認識。 
2. 促進資源回收和再利用,減少環境污染。  
3. 提高兒童及家庭對於病毒防治和個人衛生的意識。 
4. 利用創意教育工具,增進學習者的參與與互動。  
5. 推廣創新的健康教育方法,激發公眾對科學知識的興趣

進行方式:

1. 材料收集:整合和處理回收材料如海洋廢棄物和工地廢管。  
2. 設計階段:設計病毒模型和遊戲機制,使其既教育又好玩。  
3. 製作過程:使用回收材料手工製作遊戲設備,如針筒和病毒模型。  
4. 測試與改進:在校內外試玩遊戲,根據反饋進行調整。  
5. 展示與教育:在公共展覽和校園活動中展示成品,進行現場解說和教育活動。

成果描述:

1. 展覽成功:作品在科教館成功展出,獲得廣泛關注。  
2. 獎項認可:在Maker Party中獲得最佳方案獎項。  
3. 專家肯定:獲得副總統和防疫專家的高度讚賞和鼓勵。  
4. 遊戲改裝:作品的互動遊戲機制被布展廠商採用,改裝為主題館遊戲。  
5. 社會影響:透過教育遊戲提升公眾對疫情防控的認知和參與。

實施心得:

1. 技術挑戰:學習如何將回收材料創造性地轉化為教育工具。  
2. 團隊合作:實踐中強化了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的技能。  
3. 公眾互動:通過展示和教育活動,提高了與公眾的互動和反饋。  
4. 環保意識:深化了對於環境保護的認知和實際行動的重要性。  
5. 創新教育:證實了創意互動學習工具在教育中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學習者心得:

1. 知識增進:學習者對病毒防控的知識有顯著增進。  
2. 技能提升:參與者通過實作活動提高了手工和創新思考的技能。  
3. 態度改變:學習者對環保和健康生活態度更加積極。  
4. 情感連結:通過遊戲增強了學生、家庭與社區之間的情感連結。  
5. 行動倡議:鼓勵學習者積極參與社會環保和健康倡議。

補充:

本專題在科學教育中心的展示不僅獲得觀眾的高度評價,更吸引了副總統陳建仁的關注,他身為一位防疫專家,特別對學生利用回收物資創作出有教育意義的互動遊戲表示讚賞。此外,專題的創意與實用性獲得布展廠商的青睞,其設計的互動遊戲概念被選中改裝適用於主題公園,這不僅展示了專題的創新性,也證明了其概念在實際應用中的可行性和吸引力。這次的成果突顯了跨學科合作的重要性,學生不僅學習到科學和環保知識,更實際參與到創造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拯救地球的方式有很多種,透過班級學生共同發想,找出合宜且適切的解決方式,跳脫傳統框架,除喚起學生對環境保護議題的重視,也將創意思惟,產出並將其與大家分享,感謝學校的用心,讓學生建立保護環境的正確觀念,進而有保護週遭環境的態度和行動。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5-23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