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校園植物---關刀豆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閔秀芳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0年9月~112年10月
- 參與人數:25
目標:
一、認識校園植物---關刀豆
二、能愛護校園與社區內植物生態,培養細心觀察植物多樣性的素養。
三、探討有關刀豆的特性。
四、培養運用電腦資訊科技素養與能力,並能利用此能力蒐集資料
五、以關刀豆為主題藉蒐集資料聯繫家人或同學之情誼。
進行方式:
一、 學校中庭原本搭個種百香果的棚子,因斜歪後又重新搭起更堅固的瓜架棚,又種了好多「豆子」,只有豌豆和四季豆較常見,另二種因尚未掛植物名牌,不止學生分不出是何種豆子,連老師們也不知道,生長速度「飛快」的,沒多久滿棚綠意盎然,後來學務處才掛上植物名牌-----「關刀豆」。原本滿棚的綠葉,壓得棚架沉甸甸的,沒看到它開花,學生常常問老師它會不會開花呀?沒多久花苞像「爆米花」一樣,快速布滿棚架。
二、 花苞的出現,讓學生更是一下課就跑去菜園數「豆莢」!從10、20丶30……數不清了,一抬頭看瓜棚頂,都是豆莢!
三、 學務處衛生組長負責這些豆子的採收,規畫中高年級配合「食農教育」課程來採收、烹煮與雷雕……,老師趁他們採收時,帶全班孩子去觀察。
四、配合低年級的國語課本曾教「種子的旅行」,學生對植物的種子稍有概念了,但現在的學生能接觸到植物種子的機會不多,這次看到學校所種的豆莢竟然「這麼大!」讓學生以為是「魔豆」。
五、問全班小朋友說說誰知道這「幾顆種子」是何種植物的種子?可以回家問長輩,描述或畫出「這種大顆種子」」的樣子給家人看,給家人猜是什麼植物?再來學校跟同學分享。
六、利用生活課,到電腦教室蒐集「關刀豆」的相關資料,進而培養學生電腦能力素養。
成果描述:
一、刀豆又稱紅鳳豆,刀豆, 大刀豆、刀鞘豆等。被稱關刀豆由來乃因豆莢大又彎曲形如關刀;被稱魔豆之由來:又因為豆子大顆,商業、文創藝術家將幸運的話刻在豆子上, 所以又稱魔豆, 刀豆也是青草藥的一種。
二、台灣地區原由美國引進作為綠肥作物,過去於平地、山園栽培普遍,今日已見稀少,僅剩零星栽種
三、可做藥用:性味:種子:甘、溫;豆莢:淡、平。效用:種子:溫中下氣,益腎補元,止呃。治虛寒呃逆,腎虛腰痛,嘔吐;豆莢:益腎,溫中,除濕。治腰痛,呃逆,久痢,痺痛(網路所查)
四、關刀豆種子含有的毒素,剝除粉紅色豆皮後,一定要徹底煮熟煮透’後,再浸泡清水才能食用,否則有中毒的危險,中毒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頭暈、頭痛等症狀。
四、閩語念 「 刀豆 關刀豆 刀板仁豆 土板仁豆金剛豆 菜刀豆。
五、喜溫暖,不耐寒霜。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而疏鬆的砂壤土栽培為好,用種子繁殖。於清明前後播種,由於種皮堅硬,吸水慢,要先用水浸泡一天後再播,效果較好。
實施心得:
一、 老師從小就住在鄉下,常看到爸媽在田裡種多種豆子,成熟時小孩子放學後一定要去幫忙採豆,「下學期的學費」才有著落。從小不曾看過這麼大的豆子,第一次去外校研習,看到該校一進校門,「大豆子」植株長到三層樓高,還掛滿十多莢「大豆子」,好奇問該校主任,才知是「關公刀豆」,讓我印象深刻。
二、 還沒上網查資料前,曾想過如果「飢荒」時,這豆子不就是最好的解飢食糧?心裡也想:這種豆子吃起來是不是像「䆀豆」(又叫粉豆、醜豆。和「敏豆仔」(四季豆)豆莢長度相近,同屬於豆科菜豆屬(但是豆莢很長的「菜豆仔」是豆科豇豆屬)。因為外觀易凹凸扭曲,不甚美觀,所以戲稱為「䆀豆仔」,具粉嫩口感佳,所以也稱為「粉豆」,查完後和自己想像差距甚大!
學習者心得:
一、 學生甲:我們全家去休閒遊樂園玩時,看到豆子上有刻字,將幸運的話刻在豆子上,老闆說是魔豆,查完電腦才知道,就是我們學校所種的「關刀豆」。
二、 學生乙:有些豆莢 被摘下來,丟在地上,好可惜!好想等它成熟後,我們就可以將幸運的話刻在豆子上,做紀念。去年我們班登記「關刀豆玩雕刻」好可惜沒抽中,希望今年能抽中喔!
三、 學生丙:去年我哥哥有報名參加學務處舉辦的「採豆樂活動」,採完後還可玩雕刻,最後哥哥送全家每個人-顆「幸運豆」(幫忙採豆,直接報名「關刀豆玩雕刻」),
四、 學生丁:有一次我爸爸帶我們全家去渡假,休閒農場裡也有種和我們學校一樣的關刀豆,阿公有買幾顆種子要帶回南部鄉下種喔!
補充:
網路查到:《傑克與豌豆》是一則英國童話, 1734年首次出現於《傑克‧史普林金與魔豆的故事》1807年時出現在班傑明·塔巴特(Benjamin Tabart)的版本《傑克與魔豆史話》(The History of Jack and the Bean-Stalk),但最普及的是約瑟夫·雅各布(Joseph Jacobs)的版本(18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