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蓬友、萊作伴」台北交流之旅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黃國峯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9.22-24
- 參與人數:40
目標:
目標:
• 1.此行程中安排捷運之搭乘體驗,在學習如何運用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的同時,學生同時也將了解如何在生活中落實減碳行動。
• 2.在活動後,學生將具備更多實踐節能減碳行動的知識和技能,有助於未來在家庭和校園內倡導減碳行動。
進行方式:
1. 搭遊覽車北上,參訪故宮博物館後,再改搭捷運前往小巨蛋。
2. 「南蓬友、萊作伴」: 參訪蓬萊國小蔚萊號、英情中心與樂高教室。
3. 中正紀念堂環境教育導覽
4. 台北101大樓阻尼器與景觀台參訪
5. 士林官邸生態園與玫瑰園
6.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成果描述:
1. 參觀大巨蛋的室內節能設計,學習大型建築如何管理能源使用及大型活動空間的節能措施。
2. 參訪蓬萊國小蔚萊號、英情中心與樂高教室: 在校園導覽中,學習到蓬萊國小的大型遊樂設施(蔚萊號),設計理念來自全校學生的創意發想,承載了該校師生的夢想,希望學生能具備冒險進取之奮發向上精神。英情中心體驗活動也讓學生到蔚萊號進行活動讓學生勇於嘗試開口,自自然情境中以英語溝通。樂高教室的體驗,讓學生以小組分工合作方式學習給予指令,讓樂高組合車依循指示執行前進後退或轉彎之任務,這些實作活動不僅能激發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問題的解決能力。
3. 參加中正紀念堂環境教育導覽,學習古蹟的保護措施與紀念堂的環保設計。園區生態導覽(1小時) 中正紀念公園為臺北市區少數大 型的公園綠地之一,提供物種棲息與互相流通功能,在臺北市生態系統的連通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意義。
4.觀賞台北101大樓的阻尼器運作,認識摩天大樓在節能和抗震設計上的應用,學習到減少地震影響的綠色建築技術。
5.聆聽士林官邸的生態園導覽,了解各種植栽的生態功能及生態保育方式;玫瑰園的生物多樣性介紹,也打開了學生美的眼睛。
6. 參訪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圖書館外觀融合了自然環境與現代設計,強調綠意盎然的景觀,並使用具低碳排放的建材,以降低建築過程中的碳足跡。館周圍設置本土植物及生態景觀區,以支持在地生物多樣性。草皮、花壇和樹木不僅提供視覺美感,還幫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實施心得:
這是一個很棒的活動計劃,不僅結合了環境教育與大眾運輸工具,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同時一系列的參訪行程,讓學生們體驗了這些具代表性的環保場域設施,讓學生能深入理解不同場域中的環保設計特色,並認識到各行各業對環境保護的貢獻,並學習到環境永續觀念及ESG實踐方式。
學習者心得:
S1: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的屋頂設有綠化區域,能增加綠色覆蓋率,並降低都市熱島效應。
S2真是太有趣了,原來圖書館不僅提供知識學習,也能為地球的綠化盡一份心力。
S3我的參訪記錄小書中,有我們小組的行前景點搜尋,重要的是,記錄了這一次台北交流中我所親身體驗到的環保小知識,我也會將這些與家人分享,做個稱職的環保小小實踐家。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