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81
葉片數:3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3
3
3
3
3

原來這是青花菜

發表日期:2022-10-12
發表人:t093002

生物多樣性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李彗菱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10.7
  • 參與人數:6

目標:

1.能運用所學知識、配合工具,解決生活中未知的難題。
2.學習利用網路及大數據資料,分析找出確定的資料。
3.認識要種植的蔬菜—青花菜。

進行方式:

1.老師展示將要種植的蔬菜,但未告知是何種蔬菜,請學生觀察後進行資料搜尋。
2.請學生利用電腦查詢資料。
3.有學生進行觀察、其他學生開始針對植物特徵進行提問,依照回應進行資料搜索。
4.最後老師給予進一步的提示。

成果描述:

1.學生對於如何開始搜索資料的提問滿準確的,一開始就直接詢問「植物的葉子是互生還是對生?」、「是網狀脈是平行脈?」、「葉面有沒有毛?」,且負責觀察的學生還在觀察後告知「葉片是邊緣微尖銳的波浪狀」、「葉面摸起來是平滑的」、「子葉呈愛心形」等資訊。
2.在面對大量資訊的時候,學生詢問平板電腦可以拍照,然後上傳查詢嗎?這是在思考其他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式。
3.學生開始進行猜測,老師再給予進一步的提示,請他們要進一步確認《適合種植的季節》。
4.經過再次確認及篩選後,最終得到答案,是青花菜。

實施心得:

1.能有系統、有方向的進行資料搜索,而非亂槍打鳥式的胡亂搜尋,這是令老師驚訝的為什麼會選擇這樣進行搜索,是之前有老師教過嗎?學生回答,以前的自然課曾學過葉子的分類方法,所以就先從這裡開始找資料。由此可知,對於如何探索未知,孩子有無窮的潛能。
2.在查詢資料的過程中能看出學生能運用所學的先備知識,有脈絡的思考、進行分工合作,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問題。
3.在找出答案後,老師說明可以利用手機的智慧鏡頭或App形色來進行植物辨識的動
作,提供他們不同的搜索方式。
4.看到學生們的分工合作、查詢資料,讓我知道他們有無限可能,能透過合作找出解答方向,相信這些都將是他們能實際運用在生活上的能力。

學習者心得:

O俊:平時在吃花椰菜的時候,都沒有想過要查他的幼苗長什麼樣子,這一次我知道了花椰菜(白花椰)和綠花菜(綠花椰)其實是不同蔬菜。
O汎:如果是自己一個人查這些資料一定要花很多時間,但我們互相幫助、分工觀察外觀和查詢資料,才能在時間內查出。
O潼:和同學一起同心協力完成,我學到不是都自己做,和大家一起來會更容易。我也從中知道了青花菜和花椰菜的不同以及青花菜的特徵。
O翰:透過這次的課程,我才知道了我們吃的是青花菜未開花的花蕾、花椰菜則是花原體,真令我驚訝!而且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綠花菜的幼苗,要不是有查過資料,我都無法連結起來。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環境教育的重點,即是讓學生關心生活周遭的環境教育議題,進而進行反思,以及實際採取環境教育的行動。藉由種植植物的過程,除了讓學生進行體驗學習,以及學習利用電腦查詢相關資料,運用所學的先備知識,有脈絡的思考、進行分工合作,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問題,即符應12年國教新課綱重視的素養。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2-11-29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