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地區學校濕地環境教育計畫-與龐德(Pond)有約
- 環境議題:河川湖泊濕地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衛生組長、三甲導師、四甲導師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8/04/30
- 參與人數:20
目標:
生長在山上的孩子對於自然環境並不陌生,但是對於不同的環境依然充滿好奇。希望能藉由這次申請活動的機會帶領學生體驗並認識濕地生態,並且了解生態保育的不同面向。
了解濕地豐富的生態環境並認識候鳥。
建立水資源循環及永續經營的觀念。
進行方式:
1、生態戶外教學--以埤塘為主題,認識水生昆蟲、青蛙、魚類及鳥類等。
2、望遠鏡觀察--觀察關渡自然公園生態
3、生態手作DIY--給予當地候鳥類圖片,帶領學生從製作的過程中更認識這些客人
4、影片欣賞--濕地環境影片使學生能夠更全面認識濕地的環境生態
5、學習單心得--透過畫圖及文字複習學習內容及心得
成果描述:
孩子們認識到許多不同的動、植物及昆蟲,藉由戶外教學深入了解溼地生態環境,並且學習到濕地生態的多元。
了解烏來山上的水源,在經過都市區到下游,人類可能造成的污染,到濕地口可能造成的生態傷害,進而引導學生發表住在山上或是都市的人,可以如何保護這片土地。
實施心得:
學生對於能夠到關渡自然公園非常好奇與期待。整個活動過程有靜有動,讓學生從親身體驗並深入埤塘區認識生態之外,還安排電影欣賞,最後的手作課程及學習單也都能夠促使學生更加吸收上半天的戶外導覽課程,收穫滿滿。
學習者心得:
1、我在影片中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昆蟲動物。
2、我覺得大自然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
3、雖然很熱但是能夠到濕地參觀很開心。
4、我自己做的鳥很漂亮。
5、大自然很美,我們要保護它。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