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報報桃園陂塘
- 環境議題:河川湖泊濕地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吳淑敏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0/1/4~110/1/8
- 參與人數:26
目標: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影響下,今年夏秋之際未有颱風帶來雨量,導致缺水非常嚴重!然而提到水資源不得不聯想到桃園特有的陂塘文化。社會領域課程中提及因工業過度發展,造成生態失衡,農業沒落,就連我們居住的千塘之鄉,大大小小有如明鏡般的陂塘也逐漸被填平作為他用。因此由2009年桃園臺地陂塘入選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切入,讓學生透過瀏覽「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網頁,分組合作從桃園陂塘的基本說明>環境介紹>歷史沿革>入選說明四部分,製成一個完整報導,介紹桃園臺地陂塘。期透過這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深感桃園水資源的珍貴,進而珍惜這獨有的陂塘文化及其歷史價值。
進行方式:
一、引起動機:大家都知道吳哥窟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猜一猜桃園的哪一項在地特色符合登錄文化遺產的標準,並且由文化部及專家會勘後,將之列為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1.說明:文化遺產的登錄標準https://twh.boch.gov.tw/world/index.aspx
2.桃園臺地埤塘是符合登錄標準第5點—傳統人類居住、土地利用或海洋利用的顯著典範,代表了一種文化(或多種文化)或人類與環境的互動關係,特別在不可逆轉的變化衝擊下顯得脆弱。
二、播放「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桃園臺地埤塘」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6&v=RLL7TiVlYnA&feature=emb_logo
三、介紹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頁
四、學生進行分組(一組4-5人),瀏覽網頁,分基本說明、環境介紹、歷史沿革、入選說明四部分,蒐尋桃園陂塘相關資料。
五、彙整組員紀錄的資料製成一張大海報,並報告發表。
成果描述:
1.透過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的導入,讓學生了解在地桃園埤塘的珍貴與價值。
2.陂塘教學課程讓學生理解先民築堤建埤的生活智慧,深感桃園水資源的珍貴,進而珍惜水資源。
3.學生從這次教學活動中培養積極學習、責任分工、互相支援的能力。
實施心得:
1.透過課堂講解、引導,由學生掌握學習的自主權。講授課程與自我探索課程交互進行,讓學生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更積極的學習態度。
2.了解家鄉的環境與變遷,透過課程,學生體認桃園陂塘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喚起學生的環境意識,進而認識在地、認同鄉土、疼惜土地。
3.學生認同陂塘是桃園特有的景觀,學生以身為桃園市民為榮。
學習者心得:
1.小珍:沒想到世界文化遺產就在我們的家鄉,我們應該要好好珍惜。
2.小翰:陂塘是先民的生活智慧,我真的覺得他們好有智慧,也算是環保的先驅。
3.小瑜:以前我出國坐在飛機上看桃園,陂塘一顆一顆亮晶晶的像寶石,它其實就真的像寶石一樣珍貴。
補充:
這樣的課程,應該在五年級實施,帶著學生進行主題式探究,讓學生認識在地環境特色並鼓勵學生以桃園陂塘為主題,設計網頁,參加網界博覽會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