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123
- 環境議題:地震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E37 培養對災害的警覺心及敏感度,對災害有基本的理解,並能避免災害的發生
- 策劃/執行人:賴又華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2.16~113.6.28
- 參與人數:24
目標:
1.認識地震時在室內、戶外應注意之事項。
2.認識室內躲避原則。
3.認識學校防震逃生路線、躲避方法。
進行方式:
1.觀看地震造成災害的影片。
2.和幼兒討論:
(1)為何會發生地震?
(2)地震時,當下你會做什麼事呢?
(3)根據(2)的回答,尋問小朋友,你們做的這些事是正確的嗎?可以保住自己嗎?
3.觀看地震教學短片,同時老師可以提醒幼兒地震時在室內、戶外的注意事項~
(一)在室內時:
(1)關閉瓦斯和電源,打開大門出入口。
(2)就近躲到堅固的桌、床或大柱子邊,並且護住頭部。
(3)遠離大片玻璃的門窗、危險墜落物。
(4)不搭電梯,走樓梯才安全。
(5)地震後聞到瓦斯味,掀開門窗通風,別開電器開關或用火。
(二)在戶外時
(1)跑到空曠地或是躲進騎樓,別停留在陸橋或是地下道。
(2)遠離加油站、電線桿、圍牆、工地、河邊或是海邊。
(3)用兩手或是書包護住頭部,避免被掉落物品砸到。
(4)搭公車或火車時,先別下車,並用書包等隨身物保護頭部。
4.說明教室躲避原則:趴下、掩護、穩住(手抓牢)。
5.實地演練抗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趴下低姿勢進入桌下,一手握住桌腳、一手護住頭頸,並以桌面保護頭頸及整個身體,避免受到掉落物砸傷。)
6.認識及宣導學校防震逃生路線、躲避方法
7.設計及說明學習單。
8.幼兒完成學習單,讓孩子對於抗震保命三步驟有真正的了解與認識。
9.根據學校規劃之逃生路線,進行防震模擬,讓學生親自演練一次。
成果描述:
經過平時的宣導與演練,正巧在今年的113年4月3日發生地震,孩子們表現得都很鎮定,在老師的口令下,快速又正確的往學校逃生路線中的操場走去。
實施心得:
不要因為認為幼兒還小而不去教他們,事實上,只要多說多教,他們也會內在化,自然而然成為生活保命的本能呢!
學習者心得:
1.因教學對象是學齡前幼兒(3~6歲),經由此次學習之後,小朋友對於地震發生的敏感度提昇,一旦有狀況,巳經能不由自主的完成趴下、掩護、穩住。
2.接著也能快速地依照老師的口令,疏散到室外操場去。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