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行動-筆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1 覺知人類過度的物質需求會對未來世代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baby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10~113.03
- 參與人數:23
目標:
從學生檢視自己文具中的筆開始 蒐集資料 擷取資料 統計 從表格整理中得知自己生活中對各種筆的想要 購買 遺失 等等 造成塑膠垃圾量增加 對環境垃圾做出貢獻 藉著活動進行 覺察後 減少消費 減少垃圾 達到減碳的目的
進行方式:
1.每週挑一天學生來上課時 請學生整理鉛筆盒中的筆 分成二堆 一堆為課堂會用到的 另一堆為課堂用不到的 擺放在桌面上
2.老師到各個學生座位拍攝桌面分類好的筆
3.累積4週的資料 將每位學生4週的四張照片整理在A4紙上 列印給全班學生 請學生統計有用的筆總數(不重複採計)和沒有用的筆總數(不重複採計) 見附件1
相片檔
4.請小助手將資料登錄在excel表格 讓全班同學觀看結果 見附件2 氣候行動 筆 統計表
5.請學生發表這些沒用到的筆最後去向何處? 發表後整理在心智圖軟體 全班共同獲致一個結果 最後變成垃圾
6.請學生提出如何減少沒用的筆變成垃圾的方法 見附件3 如何減少鉛筆盒中沒有用到的筆
7.學生提出少買沒用的筆才是根本減少垃圾的方法
8.約定寒假過後 每週統計個人鉛筆盒中沒用的筆的數量
9.開學後 每週計每生沒用的筆數量 見附件4
10.請學生二人一組回答指定問題書寫在紙上 交給老師 見附件5 筆心得報告
成果描述:
1. 從動機開始 到選擇進行方式 付諸行動 成果檢討
2. 經過檢討反饋 改善並簡化進行方式 日後尚可再實施 評估成效 反覆完善這項行動
3. 學生從每次計算自己文具用品中的筆開始 察覺自己對環境垃圾頗有貢獻 藉由每週持續不斷的紀錄 讓學生觀念深化 並幫助他們養成習慣 融入生活中的一部分
實施心得:
1.動機:每堂上自然課時 觀察到學生的鉛筆盒越來越大 越裝越滿 裡面到底裝了多少支筆 這些筆都會用到嗎 ??
2.實施之後 發現計算無用筆的支數 紀錄 開啟學生對氣候行動的窗
3.學生察覺 實踐 發現僅依自己的能力就能對改善環境有貢獻 又能減輕鉛筆盒的重量 利人利己
4.從學習者的心得中得知部分學生願意持續這項行動
5.從統計表中可得每生無用的筆減少 並且持續保持較低無用筆的支數
6.日後尚可再實施 評估成效 反覆完善這項行動
學習者心得:
詳情請見附件5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