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芒草與生活應用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林愛玲/吳政倫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小組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1.14
- 參與人數:20
目標:
1.認識台灣芒草的種類與生態,培養愛護自然生態的信念。
2.透過芒草的觀察、圖片解說、手作,使學生了解芒草與人類的密切關係,影響學生注意與關懷自然。
3.發展「自發」、「互動」、「共好」自然綠色生活。
進行方式:
1.講師運用PPT解說:認識台灣的芒草,透過圖片與植株,認識芒草的生態,以及了解芒草對土地的貢獻。
2.芒草與生活:從先民利用芒草的智慧到科技芒草的進擊之路,深刻體驗雜草變黃金的神奇。
3.芒草與我:透過手作芒草編,感受芒草的溫度,完成有趣的芒草童玩。製作芒草勇士刀、雨傘、牙刷等童玩,過程中更了解芒草與環境和人的關係。
成果描述:
1.認識芒草對土地的重要性,以及其強韌的生命。
2.參與芒草手作,能夠理解芒草編製的過程,成功完成手作。
3.透過成功的芒草課程探索經驗,感受自然科學學習的樂趣。
實施心得:
1.透過課程能說出常見芒草的主要特徵和生活中的應用。
2.分享過往看到芒草的經驗,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3.能夠傾聽別人的報告,並做適當的回應。
4.學員皆能互相幫忙,完成芒草勇士刀和鴨子。
學習者心得:
A學生:沒想到直直的芒草也能做成有弧度的芒草勇士刀,真是有趣。
B家長:看了一蜚子的芒草,都分不清楚,透過老師解說就能夠理解,什麼是芒草什麼是蘆葦,蘆葦喜愛潮溼,通常生長於河川入海口的泥灘地,或是海濱附近沙地,而芒草則喜愛乾燥,生長於山頭向陽坡地。
C家長:原來芒草是先趨植物,會吸收地上的矽,長在葉片上保護自己;而且芒草的種子有釘子構造,能夠容易附著。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