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魔法師~~塑塑!武器走
- 環境議題:土壤污染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楊玉華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容易
- 實施期間:2024/2/22-2024/6/30
- 參與人數:10
目標:
1.透過觀察來發現生活周遭的塑膠製品,並以學習單的紀錄內容,讓學生覺察自己在生活中製造許多塑膠垃圾。
2.藉由淨灘的相關影片,透過討論了解塑膠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學習校園減塑的方法,保護生活環境。
3.透過操作實踐減塑策略,同學之間因工作任務產生互動與溝通,學會與他人分工合作。
進行方式:
1.走出教室,觀察校園各場所,找看看,校園裡有沒有塑膠垃圾?讓我們撿垃圾去!
2.分享自己在校園發現和撿拾塑膠製品的心得,並說說是否可以重複使用這些塑膠製品?
3.全班討論:
(1)哪些塑膠製品可以重複使用?
(2)哪些塑膠製品不適合重複使用?(一次性塑膠垃圾)
(3)小組討論並完成「垃圾分類分類單」。
(4)什麼時候會產生一次性塑膠垃圾?學校裡有沒有可以重複使用的塑膠製品?
成果描述:
1.透過發現和撿拾校園塑膠製品的活動,小朋友發現人類製造太多的塑膠製品。
2.透過學習單的完懂得做好垃圾分類。垃圾分類。
3.了解並落實將生活中的塑膠製品再利用。
實施心得:
配合生活領域課程實施了這次校園撿垃圾和塑膠袋再利用的活動,小朋友建立減塑和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好習慣,是非常生活化的課程,並可透過子職教育,將減塑的行為推廣到家庭的親人間。
學習者心得:
1.校園角落到處都有塑膠垃圾。
2.亂丟垃圾的行為很不應該。
3.我會把學校午餐裝餐具的塑膠袋洗一洗,再拿來裝東西。
4.我知道怎樣做垃圾分類。
5.我會告訴家人乾淨的塑膠袋可以重複使用。
補充:
老師在擔任社區環保志工時,學會折疊乾淨的回收塑膠袋的好方法,可以減少塑膠袋收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