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58
葉片數:4
澆水器:0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2
2
2
1
2

落英繽紛季─送落葉回家

發表日期:2021-06-15
發表人:ㄚ蒼

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學習服務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蔡孟蒼主任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0年5月5日(周三)
  • 參與人數:67

目標:

一、學生透過每年3~4月的大葉桃花心木落葉季節,由各項設計的活動中發現物質循
    環、生命奧妙及藝術創作……等方面來欣賞水尾國小落英繽紛之美。
二、將環境教育融入各領域課程,教師透過課程培養小朋友對環境的正確價值觀,進
    而喜愛自己的環境、愛護自己生活的空間。
三、從探索課程中,師生學習落葉除了堆肥,還可以作為可能的用途。
四、透過閱讀及文藝活動,讓落英繽紛的美豐富學習內涵,充滿每一位小朋友的心,
    培養學生喜歡自然、珍愛生命之情懷。

進行方式:

1.安排彈性課程,於桃花心木落葉後一個月內,發動全校師生一起送落葉回家,利用網袋蒐集落葉送至堆肥區集中處理,製成有機肥。
  
2.學校事先準備妥網袋、樹葉耙子、工作手套等用具,集合全校師生,向學生們說明為何舉辦「送落葉回家」活動的動機和目的,利用樹葉釘耙、尖鏟、竹掃把等工具把落葉送回「家」,讓落葉回歸大自然。

成果描述:

一、透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每年到了3、4月時都會相當期待大葉桃花心木落葉,為
    學校帶來美麗的景緻。下課時,也總是看到學生在落葉堆中玩耍,好不快樂。
二、一系列大葉桃花心木相關活動所製作的作品(如:風鈴、許願卡、創意紛飛設計作
    品、相框……等)也作為校園佈置與班及裝飾的成品,作為學校特色發展作品,也
    讓外訪來賓欣賞學校之美。
三、透過教學活動,教師傳達給學生落葉等其他廢棄物質還是可以做再次循環利用的
    概念,例如:在創意紛飛美感教育講座的準備過程中,教師運用多元課程領域融
    入方式提醒學生從生活中取材,利用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資源,結合生命教育環境
    有關之繪本故事發揮團隊創意進行發表秀,藉由活動體驗愛護環境、珍惜生命的 
    永續教育精神。
四、落葉回家了!落葉期結束,讓落葉回歸自然。期待這些隨風飄落的落葉能成為每
    一棵關心環境幼苗的最佳肥料。

實施心得:

1.落葉也是資源:小朋友親自參與堆肥的過程,讓環境保護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小朋
  友每次掃地都是在做資源回收!
2.自然觀察的對象:在堆肥過程中,許多遷入堆肥中的小生物,例如蚯蚓、蜈蚣、蠐
  螬(雞母蟲)……等,甚至前來覓食的鳥類(黑冠麻鷺)也是觀察的對象。
3.「落英繽紛季─送落葉回家」活動是水尾國小一年一度的例行課程,也是全校師生
  凝聚向心力,一起捲起袖子、揮汗掃除校園環境的日子。但是這項活動也必須要耗
  費一至二小時,運動量能相當龐大,好在桃花心木一年僅落一次葉子,否則會吃不
  消的。
4.歡喜落葉送回「家」的善後工作約需四至六個月時程,必須灑水保持潮濕的環境,
  定期翻堆、澆置分解益菌……等,皆仰賴校內有限的人力,通常是學生幫不上忙的。

學習者心得:

校園落葉堆肥小秘訣:
1. 首先要倒入校園打掃的落葉,如果腐化程度不足,還可以加入午餐的菜葉與果皮。
2. 加入含氮量高的物質:落葉堆置,製造溫暖潮濕環境後,等待發酵的過程有時會因為樹枝、落葉中纖維太高,含氮素太低,因此堆肥化的速度太慢,這時就可以加入含氮量高的物質,例如:魚粉、豆渣、骨粉、兔子糞、雞,加速腐熟。
3. 千萬不要把人工垃圾丟進來,因為人工垃圾是無法分解的。
4. 如果老天爺沒有下雨,還要每隔兩三天用灑水管加入水分保持潮濕。
5. 藥劑的不定時翻攪增加含氧量,因為落葉堆肥是好氧堆肥喔!
6. 在這過程中落葉當中有機物會礦化,也可以看到落葉體積與重量持續減少。
7. 堆肥材料顏色會一天天變深、變黑,有機物幾乎完全被分解,就是我們說的
   黑金。

補充:

圖1.準備妥網袋、樹葉耙子、工作手套等用具,集合全校師生。
圖2.~圖3.向學生們說明學校為什麼要舉辦「送落葉回家」活動的動機和目的。
圖4.~圖9.全校師生一起捲起袖子,齊心協力「送落葉回家」。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環境教育根本在養成學生環保的生活習慣與態度,老師將落葉課程融入校園的生活,宣導環境教育並讓學生身體力行,累積其智慧,相信未來更具有因應能力。由老師所描述的內容來看,課程內容多元豐富,建議可提供相關資料,利於給其他夥伴參考和內容完整性。辛苦了,感謝老師的用心!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1-06-29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