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好處多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7 覺知人類的發展需要地球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支持
- 策劃/執行人:林愛玲、吳政倫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0年10月
- 參與人數:50
目標:
1.提升全校親師生及志工之環境素養,凝聚大家對於青潭校園的環境共識。
2.實地調查與記錄青潭校園內現有的植物分布狀況。
3.親師生共同營造校園生態棲地,打造生物多樣性之青潭校園。
4.培養全校親師生的環境概念知識、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進行方式:
1.我們對全校親師生進行宣傳,邀請大家能一起參與校園種樹活動。
2.透過環境教育專家講師呂文賓老師的精采解說,我們更加了解植物和生態、環境、地球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種樹的好處很多,我們更結合了社區家長力量、實際帶領親師生在校園中一同種植多元的樹種,對青潭校園的生態多樣性有很大的幫助。
成果描述:
在此次機會難得的棲地保育志工研習培訓中,我們在呂文賓老師的帶領下,驚奇的發現,原來我們的校園中有那麼多我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也感謝校長及學務處老師們辛苦規畫這次的活動,我們今天一起在校園各處種植了金銀花、台灣馬蘭、夏枯草、高土佛澤蘭、田代氏石斑木、海洲常山、魚木、山刈葉…等將近一百多棵的樹種,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實施心得:
環境教育緣起於 1972 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and Environment)——發表「人類宣言」,促使人類注意環境的問題,開始了對環境教育的關切與研究,環境教育成為了世界公民必備的通識,也是國際都應該共負的責任。
環境教育的教育目標包含: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環境概念知識、環境價值觀與態度、環境行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經驗。身為教師,我們希望大眾對環境議題具有獨立思考及判斷的能力,進而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但,光用嘴巴說環保是沒有意義的,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在接受過環境教育後,企盼我們的學生能由小而大,從自身做起,進而影響家人朋友,負起人類對環境的負任,共同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心力,以達環境教育的實施目的!在這次的教學活動中,全體親師生都經歷了有意義的學習,更是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學習者心得:
甲生:我第一次看到小樹苗,而且還看到那麼多不同名字的小樹苗,好開心。
乙生:這樣能在校園中種樹的機會很難得,謝謝老師。
丙生:今天我種了金銀花,希望它能順利的長大。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