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308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2
2
2
2

害蟲、益蟲,傻傻分不清楚

發表日期:2024-05-24
發表人:新北市三重區五華國小

生物多樣性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閱讀或講故事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楊鈺鈴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4/23~5/17
  • 參與人數:80

目標:

1.生活中環境問題的學習與現象的覺察
2.認識外來種與外來入侵種的區別
3.查找資料的方法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
5.教學相長,生活即智慧

進行方式:

1.四下自然課,講述昆蟲的身體構造與生活習性。對於昆蟲有初步的認識與分辨。
2.引導學生如何在圖書館找到有關昆蟲的書籍。「三阿三。山明水秀是自然」並借閱書箱「無尾鳳蝶的生日」大家一起共讀,了解「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
3.經由無尾鳳蝶的書籍共讀,與寶可夢的蟲系神奇寶貝「綠毛蟲」連結,引發學習動機,並以各種旅遊景點的生態摺頁,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有興趣的昆蟲,完成學習單,並且上台報告分享。
4.觀看荔枝椿象與紅姬緣椿象相關介紹影片,討論政府部門有何因應措施與成效。
5.校園查找椿象並實際觀察椿象的生活環境與活動樣態。

成果描述:

1.用生活中的現象引發學生對昆蟲的好奇,並加強學習動機與樂趣。
2.透過實際觀察,發現原來身邊有許多昆蟲,且與我們息息相關。
3.學會遇到不認識的昆蟲,該如何查找資料,分辨牠是害蟲還是益蟲,對生活環境與生態的影響。
4.還有哪些外來種? 我們該如何預防或補救。

實施心得:

原本學生對於昆蟲是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甚至看到圖片就會害怕或覺得恐怖。尤其是看到紅姬緣椿象大量聚集,其鮮紅色的外表,讓人直覺牠是有毒的害蟲;反觀顏色低調外型可愛的荔枝椿象,令人覺得無害。經過一番認識了解,加上多種昆蟲的飼養、觀察,對於昆蟲的成長與生態都有大幅改觀。不再害怕,也知道要如何處理了。

學習者心得:

1.原來紅姬緣椿象那麼小隻,看圖片還以為很大隻。
2.荔枝椿象這麼可愛耶!竟然會噴(杏仁味)臭液,如果不小心被噴到,要趕快洗手。
3.牆壁上也有看到椿象的卵,紅姬緣椿象出沒的地點附近,一定有台灣欒樹。
4.看到14顆綠色蟲卵,應該就是荔枝椿象的,可以整片葉子拔下裝袋丟棄或就地銷毀,遇到成蟲,可以用肥皂水噴牠的腹部,就會死翹翹。
5.荔枝椿象的成蟲腹部有白色蠟粉,不是發霉。而且牠快要死掉前會一直翻肚。

補充:

因為今年紅姬緣椿象比往年還多,甚至會在一樓教室內出現,猜測與今年氣候較暖有關。在講述天氣時,會再補充連結。見微知著才能未雨綢繆!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完整的教學課程,親身體驗與觀察最容易讓學生印象深刻,瞭解到愛護環境的重要性。教師帶領學生在校園查找椿象並實際觀察椿象的生活環境與活動樣態,從做中學。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6-11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