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們的社區--忠貞的學區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8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文學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值
- 策劃/執行人:蔡淑惠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3.9月
- 參與人數:30
目標:
1.E1了解自己的文化特質。
2.E2建立自己的文化認同與意識。
3.E2表現具國際視野的本土文化認同。
4.E3具備表達我國文化特色的能力。
5.認識自己學校的學區
6.認識桃園有13個行政區
7.知道自己住在哪一區及自己家的地址
進行方式:
活動一
桃園在哪裡(利用'台灣行政區之歌'讓孩子朗朗上口,認識台灣的縣市名稱及位置)
1.展示台灣行政區域圖(北、中、南、東),請學生指出桃園市位在哪一區。
2.引導學生複習一年級所學,並發表桃園市的位置特點(例:位居台灣北部、部分區域靠海、部分區域在山區、其餘區域是平緩台地)。
--教具準備:「社區在哪裡」教學PPT。
活動二
認識社區
1.我住在哪裡:請學生發表自己的住家地址在桃園的哪一區(忠貞學區多為中壢、平鎮、八德)。
2.忠貞國小的學區:展示桃園市行政區域圖(中壢、平鎮、八德三區空白),請學生在分組討論板上畫出地圖中,中壢、平鎮、八德的位置。
3.公布中壢、八德、平鎮的正確位置。
--教具準備:教學PPT、分組討論板、白板筆。
活動三
社區景點與地標
1.請學生小組討論自己所居住的社區(中壢、平鎮或八德)有哪些著名景點或明顯地標。
2.小組輪流上台發表同學分享的答案。
3.引導並歸納中壢、平鎮、八德的景點與地標(教師展示圖片介紹):
中壢-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綠建築)和桃園國際棒球場
平鎮-龍岡大操場和雲南文化公園
八德-埤塘生態公園和興仁花園夜市
4. 完成學習單。
--教具準備:教學PPT、小組討論板、白板筆、學習單。
成果描述:
1.透過台灣地圖及影片引導,孩子們能唱及說出出台灣行政區名稱
2.從世界地圖找到台灣,再從台灣找到桃園,從桃園找到平鎮區,從平鎮區找到忠貞國小,孩子能知道自己的家鄉的正確位置.
3.透過同學分享自己住那裡哪一區,統整讓孩子能知道學校的學區有哪些區.
4.孩子利用課餘實際訪查後,能說出自己住家附近有名景點,鼓勵每個同學利用假日去拜訪.
實施心得:
常常在課堂發表時,請孩子分享自己的社區.孩子們常常說不出自己家附近的公園名稱,也說不清自己家住哪裡!!這對孩子來說是最話題,孩子卻因為沒特別留意而錯失了學習的機會!透過學校校本課程自編教材國際教育讓孩子從認識自己的家鄉出發,再放眼認識世界各國.聽著孩子們朗朗上口唱著'台灣行政區之歌',北北基宜 桃竹苗 中彰投 雲嘉嘉 南高屏 宜花東 澎湖金門和馬祖來認識台灣的縣市名稱及位置,還能大方地指出自己的家在桃園哪一區並說出自己家的住址,知道孩子們開始對自己的文化有了初步認同.
學習者心得:
1.我知道自己家的住址耶!
2.原來我家旁邊的公園是萬坪公園,歡迎大家來玩
3.忠貞國小的學區有八德區,中壢區跟平鎮區喔!
補充:
認識自己的社區,從小培養孩子認同自己的文化,關心自己周遭的人事物,這是我們學校的自編課程,讓孩子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有國際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