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挑戰
- 環境議題:節水教育
- 執行方法:實驗、實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4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劉嘉嘉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跨校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5/11
- 參與人數:25
目標:
1.認識農業化學的歷史與發展:帶領學生了解農業化學的歷史,解現代農業是如何從傳統耕作轉變到現代化高效生產。
2.親自體驗水耕種植的過程:透過水耕法親自種植萵苣,從實踐中了解水耕種植的基本原理與優勢,加深對現代農業技術的認識。
3.了解現代農業如何應對都市化挑戰:學生將了解到隨著全球都市化進程加速,傳統農業已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人口需求。利用環控農業-水耕、立體農業技術,解決土地稀缺、資源有限的問題,從而提供穩定的食物供應。
4.理解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讓學生理解氣候變遷如何對農業產生不利影響,例如乾旱、暴雨等極端天氣可能破壞農作物生長環境。
5.倡導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讓他們了解傳統農業可能造成的環境破壞,例如過度使用化肥與農藥導致的土地與水源污染,透過環控農業有效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促進可持續發展,學生將學習如何在糧食生產過程中實現低耗水、低耗能的永續農業。
進行方式:
1.從馬爾薩斯人口陷阱到鳥糞島法案,再到哈伯-博施過程,我們用生動的故事帶領您和您的孩子了解農業化學的驚人演進
2.親自體驗水耕種植,從移植發芽的幼苗到摘取您的第一顆生菜,讓孩子們體會從播種到收獲的滿滿成就感。
成果描述:
1.寓教於樂-透過互動式學習,讓孩子在故事中了解農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2.動手實踐-親手參與水耕種植,從理論到實踐,讓知識生根發芽。
3.攜回記憶-每位參與的家庭都能帶一顆生菜幼苗回家,親手照顧並收獲屬於自己的努力成果。
實施心得:
1.在都市化的浪潮中重新連結自然,探索永續農業的可能。
2.啟發下一代對環境與糧食生產的責任感,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的綠色領袖。
3.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動手做實驗。大家認真操作,使用各種工具和材料進行創作,這不僅提升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還增強了對科學的興趣。
學習者心得:
1.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進行水耕農業的實驗。孩子們專注地栽種植物,學習如何運用水耕技術,家長和老師在一旁協助,場面十分熱鬧。
2.照片中,小女孩專注地操作水耕設備,認真觀察每個步驟,展示了孩子們對這項技術的濃厚興趣。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