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你我他
- 環境議題:地震
- 執行方法:觀摩學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E37 培養對災害的警覺心及敏感度,對災害有基本的理解,並能避免災害的發生
- 策劃/執行人:曾惠玲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3年9月
- 參與人數:24
目標:
1.實際演練,強化學童不推、不跑、不喧嘩的防震避難能力。
2.探討家裡避難疏散要點,提升防災觀念。
3.配合學校防災計畫,演練地震來臨時的疏散方式。
進行方式:
*練習(搖搖搖)念謠,加深防震觀念,增進學習樂趣,引起學習動機。
*影片欣賞:觀賞0403花蓮地震的影片,當日地震對花蓮地區造成極大的衝擊,讓學生感受地震發生時建築物、土石的變化。
*討論遇到地震的避難方法:請學生分組討論遇到地震的應變方法,藉由觀摩回饋與思辨,提升正確的防震知能。
*構思地震狀況卡:學生決定地震的地點、狀況,並設計狀況插圖,分配圖文空間,畫紙背面寫上或畫上該狀況地點遇到地震時的應對避難方式。
*實作演練:請學生演練在房間睡覺時、在便利商店等情境下若發生地震時的回應方式。
*防震機智大考驗:教師出題,學童以雙手在身體前方打圈、叉來作答。
*發表學習者心得:發表防震的學習心得,並上臺跟同學分享。
*環境檢視:請學童回家與家人一起檢視是否已與家人做好防震居家計畫。
*配合113年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地震避難掩護演練,9時21分「強震即時警報系統」警報響起時,依序指導學生就地掩蔽動作,並進行全校師生疏散與應變。
成果描述:
1.全班學生藉由構思地震狀況卡,向家長及同學宣導防災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是防震大使。
2.全班學生完成親子作業,藉由環境檢視,讓學童和家人共同檢視是否已與家人做好防震居家計畫。
3.在念謠的過程,配上動作及節奏性的變化,讓每位學生都能開心且流暢的念出地震時周邊物品的狀況,更能感受到地震當時的搖晃情形。
實施心得:
*因正逢0403花蓮地震沒多久,學生對於地震記憶猶新,故學生對本單元興致勃勃,藉由影片的欣賞讓學生對地震的影響有全面性的了解。同時在擔任防震大使,向家人及同學宣導防震觀念時,每個學生都做得有模有樣的,家長也忍不住豎起大姆指。地震時生死一瞬間,確實需要從小培養遇到地震時的應對方式。
學習者心得:
*我負責的地震狀況卡是:當我正在睡覺時,遇到地震時怎麼辦?我除了畫下來之外,我還告訴家人要怎麼做,我覺得如果遇到地震時,我可以保護他們了。
*我覺得地震真的是太可怕了,只有短短的時間可以保護自已,所以我們平常就要學會怎麼做。
*我們在教室做了防災演練,也到操場演練過了,希望不要太常有地震發生。
補充:
學生對於地震的主題都興致勃勃的,利用生活課,藉由影片、觀摩、演練等方式,讓他們對地震有整體的認知,但在回家與家人一起檢視自已與家人是否做好防震居家計畫、向家人宣導防震觀念等實作後,學生才真正對防震更有感,可見由做中學,才是讓學習事半功倍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