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資源回收並培養環境保護的觀念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學習服務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黃老師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4.08-113.5.08
- 參與人數:1700
目標:
1.讓學生瞭解愛護環境,每人都有責任。
2.讓學生了解做好資源回收及分類的重要性。
3.養成學生隨手做環保的好習慣。
4.做資源回收的過程讓學生養成愛物惜物的珍貴觀念。
5.鼓勵孩子落實資源垃圾創造未來新價值。
進行方式:
1.播放大型垃圾場處理垃圾、分類回收的影片給孩子們觀看,並討論觀後心得。
2.請全校各班級學生將身邊、學校及家中收集的紙張、塑膠罐、寶特瓶、紙箱、木板及鐵罐等垃圾,有系統的分類回收,並請各班班導加以宣導。
3.利用早晨清掃時間,以班級為單位將各班級全校各區域的環境做清潔維護的工作,並將各類垃圾及物品資源集中再回收。
成果描述:
1.讓學校孩童從日常生活中瞭解不要隨意製造及丢棄垃圾,要愛護自己所生活的環境。
2.讓學校孩童親身體驗做好資源回收分類及愛惜物品的重要性及好處。
3.讓小朋友眼中原本要丢棄的垃圾,可變成有用的物品,體現「垃圾變黃金」的成果。
實施心得:
1.平常經由朝會向小朋友多次宣導愛護環境及保護環境的觀念 ,但經由讓小朋友親身經歷清潔大掃除及資源回收的活動,讓小朋友身體力行環境維護的工作。
2經過全校大掃除及資源回收的體驗行動,學生明顯會自動自發做垃圾分類及清潔打掃的工作,學校環境明顯變得更乾淨及更整潔。
學習者心得:
學生1:老師常講,要落實「資源回收及節能滅碳」的觀念,這次活動讓我們親身體會環境維護及資源愛護的重要性,看到環境乾淨,心情也就好了起來,地球只有一顆,愛護地球人人有責。
學生2:我以前偶爾都會亂丟垃圾不做分類,例如在一般垃圾桶裡丟寶特瓶,藉由早上的大掃除及垃圾分類,我才發現,如果我一開始就做好分類,可以在事後整理垃圾時省下許多時間,所以以後我會在一開始丟垃圾時就先做好分類,不僅省下自己的時間,也省去別人的麻煩。
學生3:我發現原本一大包垃圾,如果將他們有效的資源分類,如此一來垃圾就變少了,未來可再生利用的東西增加了,不僅可維護整潔、減少垃圾量輛,也可以創造物品新價值就覺得好值得。
補充:
透過全校定期環境清潔及資源回收的活動,讓不少小朋友的家長紛紛向老師們反映,小朋友在家裡也會愛惜環境清潔及自動自發的垃圾分類及回收再利用,甚至還會提醒家中的長輩也要如此,家長認為孩子們會運用學校的環保宣導及體驗,並將這些帶回家中及生活,因此很感激學校的貼心計畫及安排,讓孩子在「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