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59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1
3
1
3
2

減碳生活一起來

發表日期:2024-07-24
發表人:純瑋

節能減碳
  • 環境議題:節能減碳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2 培養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 策劃/執行人:張純緯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5/21-113/05/28
  • 參與人數:21

目標:

1.認識每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會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2.能知道減少個人碳足跡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的速度。
3.養成演少碳排放的生活習慣。

進行方式:

1.認識生活中的各樣食衣住行會排放了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
2.認識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會溫室效應的影響。
3.計算個人一日生活作息產生的碳足跡。
4.執行一週的「減碳生活計畫」,並計算一週後自己減少多少的碳排放。

成果描述:

透過仔細計算生活碳足跡,學生驚訝地意識到自己生活中搭電梯、手機充電、使用衛生紙等等方便而短暫的行動,一日乃至一週,亦會積少成多的形成龐大的碳足跡;而當寄宿碳足跡時檢視到自己很少使用到一次性餐具時,也會驕傲的認同自己有養成一小部分的環保生活習慣。

實施心得:

碳排放對於學生而言是很抽像的描述,看不見又摸不著,但是藉由數字計算後,學生可以互相比較彼此的太足跡多寡,而了解到自己還可以進一步養成更加環保的生活習慣。在進行一週的「減碳生活計畫」後,學生再次計算自己累積的碳足跡,當發現數字減少時,成就感溢於言表,進一步將全班的數據加總後與尚未執行減碳生活的碳足跡相比,有所減少後,讓學生更能感受到群體中每個人積少成多的改變,可以累積成龐大的影響力。

學習者心得:

學生A:進行「減碳生活」時會刻意地讓自己少搭電梯多走樓梯。
學生B:在家或教室開冷氣時會希望多一點人時再開,這樣可以和多一點人分擔碳足跡。
學生C:算碳足跡很麻煩,但是可以讓我知道自己的生活有沒有變得更環保。

補充:

課程設計參考金車文教基金會【金車減碳大作戰】之教材。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運用金車減碳大作戰活動,讓學生檢視平時生活中可以做到減碳的生活行為,減少碳足跡。建議設計減碳相關學習單或檢視表供環教參閱,也可以介紹綠碳.黃碳.藍碳讓學生了解。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7-30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