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237
葉片數:3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3
3
3
3
3

藝起去探索桃園地景藝術節!

發表日期:2021-04-21
發表人:青溪國小

認識社區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29 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六年級導師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9年10月22日
  • 參與人數:29

目標:

一、認知目標:
1.了解一年一度地方地景藝術節辦理之目的。
2.觀賞並討論「構築城市」的主題。
3.建立人與環境的關係,並認識在地環境特色。
二、情意目標:
1.喚醒自己曾有的經驗,並重新感受自我的環境情感。
2.讓自己重新觸發在地經驗,影響更多人來認識在地文化與特色景觀。
三、技能目標:
1.透過討論及問答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2.透過分組討論,了解在地環境面臨之困境,表達對土地環境的關心。
3.實際參與 2020 桃園市地景藝術節。

進行方式:

準備活動-品藝術
1.老師提問:參與過桃園市地景藝術節活動嗎?並請學生回想參與的經過與記憶最深刻的畫面。 
2.請有參與此盛典的學生上台分享發表。
3.老師介紹「桃園市地景藝術節歷屆主題與代表性裝置藝術作品」 
4.今年桃園市地景藝術節,選定平鎮區高雙里農田陂塘、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為主要展區,因為這兒呈現「人、土地、陂塘水圳與產業的緊密連結」。也希望藉著參與此次節慶活動,帶領大家能親近家鄉土地、一探桃園自然人文風貌。
5.學分分組認識作品其藝術家和藝術創作理念,並製作海報練習口語表達。
發展活動-玩地景(實際參訪)
1.學生分組介紹 2020桃園市地景藝術節裝置藝術作品。(共五組)
2.配合學習單進行觀察與紀錄,老師在旁協助與提點。
統整活動-談地景
1.地景藝術節回憶錄:運用當天拍攝照片,製成回憶錄影片。
2.老師進行統整教學與同學分享加深學習印象。
3.進行學習單書寫及回饋。

成果描述:

1.經由實地參訪,學生對地景藝術節產生了極強烈的好奇心,開展學生對於家鄉土地環境的認知,體認從古至今家鄉風情。
2.透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冀望播下環境教育與藝術文化的種子,培養對土地環境及綠色生活的尊重。
3.透過小組分享的過程,體驗團隊研究的力量及樂趣。

實施心得:

1.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帶領學生實地走訪踏查陂塘,感受先人智慧,並且讓學生更加了解生態、建築與人文的關係。
2.藝術創作理念難理解,感謝主辦單位有提供翻「藝」機影片說明,提供孩子多了解這些作品。
3.學生解說用心,但口語表達需再多加強。

學習者心得:

張○鑫:一開始對每個創作品都不是很懂,還好有藝術家介紹作品理念的影片,才讓我了解。有機會我會請家人再帶我去看一次地景藝術節,看看會不會看得更懂。
林○酉:我最喜歡的是「高雙陂塘漣漪迷宮」了,以漣漪形狀做成的迷宮,象徵人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如何解決,從迷宮找到出口就猶如到人生的方向,真是有想像力又有意思! 
蘇○柔:我覺得「椰林大道」很有意思,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椰子樹,藝術家用鋁線做的椰子樹很虛幻,感覺存在又不存在,很有神祕感。
吳○璇:印象最深的是「水源」,一雙手從陂塘裡伸展掬水而出,象徵萬物的源頭就是水,是水讓這個世界生生不息,我非常能體會藝術家的理念。
王○于:我最有感觸的是「高雙陂塘漣漪迷宮」了,藝術家把童年回憶創作出來,還有其他國家的藝術家的作品呈現出其國家特色,很有意義。
何○庭: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想法,有的是表達自己回憶,有的是自己的渴望。這次老師讓我們先查詢資料,我在查資料時,讓我更清楚明白每個作品的含意,而藝術家的巧思令我大開眼界。
陳○熙:這次作品是以「竹」為主題,融入在田疇、阡陌間,因此我覺得沒有違和感,很多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既環保又美觀,還能促進觀光,培養藝術細胞,提升美感,真是一舉數得。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提報內容以"地景藝術節"為主,因此與"愛樹教育"的主軸並不相符,請修正。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1-04-23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規劃校外教學不容易,老師辛苦了!透過戶外教育方式認識在地環境特色,瞭解人與環境的關係,成效良好。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1-05-07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