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科工館之旅
- 環境議題:全球氣候變遷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4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五年級學年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3.15
- 參與人數:100
目標:
1.覺知人類行為是導致氣候變遷的原因,讓學生了解節能減碳及保護環境生態的重要性。
2.透過帶領學生參觀科工館進距離認識莫拉克風災,知道氣候變遷所造成巨大的影響,進而建立珍惜自然環境之概念,學會愛護自然與生態環境。
進行方式:
活動當天採分站活動,全體五年級學生分成四隊,在高雄科工館進行分站活動,共分四站:
A 區:6F莫拉克風災紀念館~莫拉克的記憶/ 與災害共存/ 希望與重生~發現臺灣地理環境的特殊性,面臨氣候變遷下的危機,災難發生的原因,以及因應的防災預警技術。
B 區:6F太空飛行探索館~以太空飛行探索為主題,運用新的投影視覺科技,打造酷炫的互動場景,走入太空艙中,360度環景看太空,坐上太空椅4D飛行翱翔宇宙。
C 區:4F交通夢想館~走進幸福車站,搭上海陸空不同的交通工具,完成悠遊臺灣的夢想,最後完成登機手續,搭上航向未來及夢想的航班,前往人類文明的下一站。
D 區:B1 3D大螢幕劇場: 海洋之謎~ 紀錄片探討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要性,片中海洋生物的畫面壯觀珍貴。海洋中的任何一類生命都需要與眾多其它生命互相緊密依存,才能得以生存。
成果描述:
1.讓學生了解人為破壞和自然災害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及衝擊。
2. 透過親身體驗,讓學生對於太空知識更有深刻的認識。
3.導覽解說後,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具體實作,孩子從做中學,更能體會科學知識的奧秘。
4. 3D紀錄片的觀賞讓學生體會: 與海洋每一種生物互動,均有其迷人之處。
實施心得:
學生透過戶外教育活動,體悟了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的道理,利用多項科學教育活動,讓他們了解生活中隨處都有科學,達成「科技生活化,生活科技化」的目標,並讓SDGs 永續發展目標 (13.氣候行動/14.保育海洋生態) 小小種子在心中萌芽。
學習者心得:
S1:觀賞莫拉克風災紀錄片後,讓我見識到自然災害的無情。但我們人類也要負大半的責任,如果人類能夠珍惜環境、不要濫砍濫伐,也不會有這種悲劇發生。希望大家能記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
S2:剛好英文課本提到了太空人和太空艙,無重力狀態下,太空人如何上廁所如何睡覺,都是好新奇的資訊呀!
S3:交通夢想館好有趣,我和同學們親自模擬了騎機車,開火車和開飛機,也駕駛了牛車,古今多元的交通工具體驗讓我知道了科技時代的進步,也學到了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行的安全並尊重生命。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