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美麗與哀愁
- 環境議題:全球氣候變遷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2 培養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 策劃/執行人:葉和昌、蔡慧玲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2017.12~2018.01
- 參與人數:70
目標:
1.覺察地球極端氣候現象與全球暖化的關係。2.了解地球暖化的主因是人類製造過多的溫室氣體。3熟讀國語課文「我們的家」,了解其表達的真正意涵,並完成學習單。4.能知道做好環境保護(節水、省電、多蔬食、選當季在地有機食品、做好資源回收、自備購物袋),就能減緩地球的暖化。5參觀板橋車站低碳智慧圖書館,學生能響應節能減碳,並進行綠色閱讀。6.能在生活中落實環保,實施低碳生活、愛護各種動植物,讓地球生生不息。
進行方式:
1.學生觀看「正負2度C」及「不願意面對的真相」影片,發現全球暖化會導致全球氣候變遷,造成旱災、森林大火、水災、颱風、土石流頻繁發生,各地氣候也將變成短春、長夏、短秋、長冬,並造成地球上許多動植物的嚴重傷害。2.藉由自製簡報了解地球暖化是因為人類過多的慾望及享受,製造過多的溫室氣體所造成的。例如:化石燃料、畜牧業、汽機車所產生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氣體。3.配合國語「我們的家」的閱讀及短文仿作,讓孩子體認到美麗的地球孕育了許多生命,是所有動植物最珍貴的家,我們不應破壞環境。4.老師介紹節水、省電標章,鼓勵學生平日多吃蔬食及選當季在地有機食品,多走路,搭乘大中運輸工具,並在教室實際示範如何做好資源回收,配合政府今年(2018)禁用塑膠袋的政策宣導,教導孩子自備購物袋、環保杯及環保筷,讓孩子知道只要盡心做環保,就能減緩地球的暖化。5.帶領學生參觀板橋車站低碳智慧圖書館,包含館內使用T5省電燈管,使用台鐵既有空調冷氣,鼓勵搭乘大眾運輸來看書,設置綠色閱讀書廂,推行好書再閱的活動,並推行電子閱讀平台,減少紙張的使用。6.共同討論:因為我們人類的貪心,不重視環保,讓地球氣候變遷,導致許多動植物都面臨著瀕臨絕種的危機,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落實環保,讓地球所有的生命都能生生不息。
成果描述:
1.藉由「正負2度C」及「不願意面對的真相」影片的欣賞,學生能了解到因為人類的貪婪與自私,傷害了許多的動植物,嚴重破壞地球的氣候與環境,讓美麗的地球不復存。2.經由國語課文的閱讀與仿作,讓學生了解原來的地球是多麼的美麗。我們應該停止私心來破壞環境,恢復地球的生態。3.學生能知道如何做好環境保護,包含:應該購買節水、省電標章的產品,把營養午餐吃光光,多吃蔬菜少吃肉,走路或坐公車來上學,能細心的資源回收,在外消費能自備購物袋、環保杯及環保筷。4.藉由參觀低碳圖書館,學生能在平日與同學交換書籍、培養好書再閱及減少紙張浪費的好習慣。5.經由一連串的活動,引導孩子如何在生活中努力實踐,落實環境保護,而愛護地球的觀念已經在他們的小小的心靈中逐漸萌芽、茁壯了。
實施心得:
數年前,極端氣候「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所帶來創紀錄的雨勢,造成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滅村事件,導致數百人慘遭活埋。對於國小的孩子來說,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已不再是陌生的口號,而且可能就會在生活中發生。因此在上國語「我們的家」之前,便讓孩子們先欣賞的影片。大家先是看到了原先地球的美麗景色及奧妙,再看到片中的人類是如何享受一己之私慾,使得地球上的氣候變得異常,而導致環境及生物受到傷害,藉由這樣的感官刺激,每位學生都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在參觀低碳圖書館及課堂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們了解因為平日不懂得珍惜、愛護地球,所以讓地球生病了,我們要開始改變習慣,亡羊補牢。例如:隨身攜帶環保筷、環保杯和環保袋、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做好資源回收、隨手關燈……等。告訴孩子們,愛地球其實很簡單,就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起,相信這樣一定能在他們小小的心靈裡種下做環保的種子。
學習者心得:
1.地球是許多生物賴以為生的家,我們應該不要隨意破壞環境。2.很感謝老師讓我們看影片,原來現在的極端氣候也是人類造成的,我們應該要好好反省。3.因為人類不愛惜地球,讓很多動物、植物都消失了,最後受害的是人類自己。4.我以後會多吃有機蔬菜,出去消費也會自備購物袋、環保筷及環保杯。5.我們要多坐大眾運輸工具,減少二氧化看的排放,才能避免地球暖化。6.我們不要亂丟垃圾,要做好資源回收,才不會讓地球的環境越來越髒亂。7.隨手關燈、不浪費水是我們平日應該養成的好習慣。
補充:
1.配合國語課「我們的家」的教學。 2.播放youtube「正負2度C」及「不願意面對的真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