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89
葉片數:2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2
2
2
2
2

海科館之山海同遊

發表日期:2021-01-28
發表人:ya

海岸海洋海島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J35 理解「里山」精神,運用淺山環境的永續利用,提供生活實用與生物多樣性
  • 策劃/執行人:顏端佑、陳雅利、李芳儀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0/12/21
  • 參與人數:70

目標:

1.認識海洋生物資源之種類與保育方法。
2.探討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3.了解海洋環境的有限性,保護海洋環境。
4.了解我國海洋環境問題,並積極參與海洋保護行動。

進行方式:

1.講師簡介海科館的設施及目的。
2.介紹東北角海岸的地理位置、海洋環境、人文特色。
3.戶外課程簡介、安全提醒及作業要求;
4.海科館內以活動方式認識我們東北海岸的海洋資源及生態維護。
5.尋寶遊戲-融入環境永續概念讓學生理解海科館地理環境及特色。
6.海科館周圍環境戶外實察,了解重要地景及漁村生活。

成果描述:

(一)量化
1.約莫有70位師生參與戶外活動課程。
2.課程前均請導師進行課程說明與簡介,課程後亦請學生以PPT進行課後自省與回饋(部分內容詳如附件)以及以札記方式記錄對課程的感想。
(二)質性
1.課程進行後以ppt方式附上照片及說明與心得撰寫來了解學生所學、當下個人感受及對未來課程的建議。(部分內容詳如附件),以此記錄學生對課程的感想。

實施心得:

此次帶學生來到海科館,適逢週一休館,天氣陰雨綿綿,以及日前火
車經過路段坍方,以致於原本期待的上午的課程不得不有所變動,很是可惜!
    上午進行了兩個活動,即認識海洋魚種及在教室內分組進行海科館周圍環境的尋寶遊戲。下午則帶學生走到戶外,看看海科館周圍的地景及漁港,也帶孩子們認識漁港漁工的工作、漁船、捕漁工法、甚至是附近居民就近在工廠處理漁獲的工作情形。藉由實地踏查,講師立即解說,可以讓孩子們直接感受我們所身處的海洋環境。
     我很喜歡當天的課程,因為人與環境互動本屬當然,能夠讓孩子直接接觸親自看見、提問、思考、歸納及轉化,這一切的知識才會變得更有意義,而且相較起課室內猶如紙上談兵的方式,藉此讓教材更加立體,學生也不易遺忘。
    我們學校位處三重,屬於都市型學校,學生對於海洋環境及漁港作業….其實是陌生的,所以在課程中,尤其是在下午踏查時,多對課程展現相當的好奇心與積極參與度,雖然提問的問題五花八門,但提問代表他們在思考及轉化,同時也在學習。
    學生返校後的心得回饋也多半對於此次的戶外課程表示高度正向回應,也期待在未來能有更多走出課室的環境教育課程進行,身為教師及班導的我,亦深深期待中~~~

學習者心得:

請詳見附件檔案。

補充:

對於國九學生,在模擬考前仍進行戶外課程需要有些勇氣,但鑑於先前實察課程的操作經驗,仍然選擇前往。仍舊感謝導師與任課老師,海科館及學校的支持,讓這樣的課程可以更加豐富且有意義。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老師的提報。在課業繁忙的國九年級還辦理了環境教育相校外參訪,真的是不容易。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相信在學生親眼看見、親自接觸後才真的會於漁業有所感覺,相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建議老師可以再深入探討目前漁業與環境保護的相關性及影響性,這些都是國中可以探討的,不要流於走走看看的戶外教育。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1-02-19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