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461
葉片數:3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3
3
3
3
3

神奇的木炭

發表日期:2017-12-09
發表人:yiwen

  • 提報分類表:節水教育
  • 策劃/執行人:黃意雯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17.2.14-2017.5.26
  • 參與人數:26

目標:

1.能專心聆聽「尋水之心」的故事。
2.能透過故事中的描述,了解水資源的珍貴。
3.能了解木炭過濾器的製作方式。
4.能透過木炭過濾水的實驗,觀察到混濁的水變清澈。
5.能體會到乾淨的水得來不易,在生活中能更節約用水。
6.能用文字分享故事感想與實驗心得。

進行方式:

1.配合貓頭鷹故事便當的活動,由故事媽媽朗讀「尋水之心」的故事,故事媽媽一邊朗讀,也會引導小朋友思考非洲當地的生活與我們有什麼不同,以及水資源的問題。
2.瀏覽「送水到南蘇丹」網站,看書中真實人物現身說法,也看到書中所描述的非洲世界是什麼樣子,更看到當地人實際喝的水又是如何混濁。
3.請小朋友分享聽完故事及相關影片的感想。
4.引導小朋友思考:那麼混濁的水,你敢喝嗎?如何可以讓水變得更乾淨?
5.搜尋網路上相關影片,與小朋友找出簡易過濾水的方法。
6.利用家中剩餘的舊木炭與回收的寶特瓶,讓小朋友輪流上台製作簡易的木炭濾水器。
7.進行過濾髒水的實驗,比較不同的過濾方式是否有差別。
8.請小朋友分享實驗心得。
9.教師總結:在地球上,有些地方的人要喝到乾淨的水是非常困難的,生活在臺灣雖然方便,但我們也可能面臨到缺水的危機,我們更應該養成珍惜水資源的習慣。

成果描述:

1.「尋水之心」對中年級小朋友是有點難度的書,透過兩個主角,兩個不同的年代,穿插描述,小朋友一開始有點聽不懂,但經過故事媽媽的解說,也慢慢習慣這種敘述方式。
2.聽完這個故事,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能了解到水資源的重要。
3.透過書中的描述與影片的內容,發現到地球的另一端,有的人可能飽受戰火摧殘,有的人生活環境仍非常落後。
4.能認真操作實驗,仔細觀察實驗過程,比較實驗結果。我們測試不同過濾水的方法,一開始是靜置,接著是碎木炭加毛巾,也測試了直接使用毛巾,和直接使用碎木炭,結果發現,碎木炭加毛巾,和直接使用碎木炭的效果是差不多的,但過濾後的水,如果沒有馬上使用,過了幾天,又會變得有點混濁。
5.了解到從水龍頭打開就有乾淨的水,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所以會更珍惜每一滴乾淨的水。

實施心得:

「尋水之心」是一本相當感人的故事,生活在各方面設備完善、衛生條件良好的臺灣小朋友,實在很難體會到書中所描述的世界,「有水當思無水之苦」,臺灣其實也常會面臨到缺水的危機,所以我們更應該學會珍惜水資源。我們做了一些延伸活動,首先是了解故事中妮雅從池塘取得的水可能是什麼樣子,我將清水加了一些泥土變成泥巴水,問小朋友敢喝嗎?水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當你生活在一個沒有水的地方,再髒的水也得喝下去。泥巴水放了幾天後,有變得比較乾淨,但還是混濁,那要如何把水變乾淨呢?上網搜尋了一些方式,發現可以利用木炭製作簡易的濾水器。因為之前也沒做過,所以也不確定這個簡易過濾器的效果,當我和小朋友親眼看到混濁的水從過濾器滴出來的水是清澈的,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手去摸木炭,手還會髒髒的,水卻變透明清澈了,水的雜質都被吸附在木炭上。其實過濾後的水,並不能直接喝,還要再加熱煮沸後才能喝,但是這個簡易的過濾器能像魔術師一般,把混濁的水變清澈,已經很神奇了!

學習者心得:

1.我覺得我們很幸福,一打開水龍頭就有乾淨的水,不像非洲人要徒步走好幾公里才能取水,就算取到水,水也是髒的,希望大家可以節約用水。
2.我學到要珍惜水資源,因為有很多地方沒有水可以喝,我們隨時都有水可以喝,我們真的很幸福。我還學到助人為快樂之本,薩爾瓦和妮雅是不同種族的人,薩爾瓦卻願意幫妮雅的族人建水井。
3.我學到要珍惜身邊的人、物,因為在戰爭時,我們有可能再也見不到家人,所以平常就應該懂得珍惜與感恩。我們覺得有乾淨的水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對非洲人而言,水是非常珍貴的,其實,我們更應該珍惜水資源。
4.我發現木炭摸起來是黑色的很髒,可以滴出來的水卻是乾淨的,大家都很驚訝,這種過濾水的方法雖然很簡單,可是卻很慢,而且過濾後的水,還要煮過才可以喝,很麻煩,我們有乾淨的水喝,就應該知足,不應該喝一堆飲料。
5.原本混濁的水經過木炭過濾器後,居然像水龍頭流出來的水一樣乾淨,讓我大開眼界,木炭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雖然看起來很髒,卻可以把水過濾得這麼乾淨,太厲害了!
6.原本混濁的泥巴水,竟然能滴出乾淨的水,雖然裡面有一些雜質,但是想要在野外存活,那就可以用這個方式來取水。我很好奇,為什麼看起來很髒的木炭,可以變出那麼乾淨的水,我覺得是木炭碎屑間的細縫,泥沙進不去,所以才可以滴出乾淨的水。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將此課程融入環境教育課程真的很棒!藉由與環境有關的議題切入,讓學生有共同的經驗與話題可以討論, 對於他們在環境教育態度上有正面的效果,感謝老師們用心指導。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7-12-18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