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汙染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專題研究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4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鄭以恩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4/2/19~2024/3/1
- 參與人數:6
目標:
1.了解不同類型的汙染:讓學生認識空氣、水和土壤等不同環境中的汙染,並探討它們對環境和生物的影響。
2.認識汙染的來源:讓學生明白人類的活動皆有可能造成汙染,例如工業生產、交通運輸、農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處理廢棄物等。
3探索汙染對環境和生物的影響:讓學生了解汙染對生態系統、動植物和人類健康的影響,並討論這些影響可能對社會和經濟造成的影響。
4.討論減少汙染的方法:引導學生討論和提出減少汙染的方法,例如提倡再利用和回收、節約能源、推廣可持續生活方式等。
進行方式:
教師先透過小組討論,讓學生發現與觀察生活中的汙染為何。再讓學生選擇一種污染進行簡報製作與報告,教師從中協助與指導,最後讓學生進行共同討論與評分。
成果描述:
一、學生透過製作簡報,了解不同類型的汙染、汙染來源以及其影響,並透過查找資料、閱讀文章,同時提高資訊蒐集與整理的能力。對於汙染所造成的災害與影響
更加深刻。
二、表達能力:在製作簡報時能提升自己的口語與資訊展現的能力。除了需要以清楚的方式呈現,在展現簡報的過程中,學生也透過自己的文字語彙,傳達給同學可以執行與避免的方法。
實施心得:
學生透過自己製作有興趣的污染議題,更能提升對知識的熟悉度。除了在分工過程中能尊重彼此的意見,並透過討論與協調,製作出最適合的簡報。採取過程中也讓學生討論如何將這些行為具體化,並進而影響到身邊的人,共同減少與降低汙染。
學習者心得:
學生A:這次報告讓我更認識汙染所帶來的嚴重性,也沒想到原來我平常製造的垃圾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學生B:這個活動讓我更加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我學到了很多如何減少汙染的方法。
學生C:一開始,我對汙染的了解還停留在表面,在找資料的時候才世上累積的污染已經到達難以消化的地步。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