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我最棒
- 環境議題:防災教育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E36 認識台灣曾經發生的重大災害
- 策劃/執行人:陳景怡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3/5/18
- 參與人數:30
目標:
透過參訪桃園防災教育館,讓學生了解台灣常見的天然災害,並透過體驗,理解逃生演練、CPR、報案、地震時掩護的方法及重要性。
進行方式:
學生分兩組進行活動,一組先進行體驗活動:有滅火體驗、消防車模擬駕駛、地震掩護練習、CPR練習(但因學生力量較小,只能進行基本動作練習)、學習撥打1991、112、119等報案求救電話;一組進行展區導覽,了解到颱風、地震、海嘯、水災、土石流等天然災害的形成與應變。全程活動約2小時。
成果描述:
透過實際的演練,小朋友更了解地震時如何保護自己、火災時如何正確逃失,也在各種體驗遊戲中了解日常防災的重要性。
實施心得:
結合本學期健康課第二單元[防災應變站],老師安排此次戶外教育,比起課堂上老師的宣講,帶小朋友實際走一趟桃園防災教育館,小朋友更能理解課本上提到的內容,實際體驗,留下深刻印象,也期許小朋友能應用於生活中。
學習者心得:
學生一:這次的户外教育讓我學到遇到災難時如何逃生,更重要的是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度過開心的一天!
學生二:戶外教育第一站,我們來到桃園防災教育 館,導覽人員帶著我們體驗每一項防突災措施與認知,例如:土石流、海嘯、火災、地震、CPR教學,另外我們還穿上消防救難人員的衣服,感覺白己像是一位救援小英雄,拯救需要幫助的人,透過這些教學讓我獲益良多,學到許多的知識,希望我能利用這些知識保護自己和其他人。
學生三:到了桃園防災教育館時,我們先分成兩組再進去。
導覽人員道先介紹關於地震,生石 海嘯,接著我們去體驗煙霧的訓練,然後 我們還去體驗地震的遊戲,最後老師就讓我們自由的遊玩,這裡讓我們大開眼界,真是有趣!我覺得最好玩的是地震遊戲。
學生四:進去桃園防災教育館以後,我去體驗了換装 ,我選了一件消防服,因為我覺得消防服不常看到,而且我也沒穿過消防服,所以我才想要穿消防服,我覺得消防人員很奮不顧身,因為他們可以勇往直前的在火場救火,他們真的很勇敢。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