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氣象大師
- 環境議題:空氣污染
- 執行方法:觀摩學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4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黃淑貞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3/1-3/22
- 參與人數:14
目標:
1.認識天氣要素:學生能夠理解天氣的主要要素,包括溫度和雨量。
2.覺察氣候趨勢:學生能夠觀察和記錄當地的氣候變化,並理解氣候的長期趨勢。
3.認識極端氣候現象:學生能夠辨認極端氣候事件,如颱風、龍捲風等。
4.意識氣候變遷衝擊:學生理解氣候變遷對生活、社會和環境的衝擊。
5.了解人類行為影響:學生明白人類活動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並認識減緩氣候變遷的重要性。
進行方式:
1.熱身活動:使用氣象報告主持人的角色,讓學生模擬天氣報告,介紹當日的天氣要素。
2.情境演練: 分角色進行小型劇場活動,模擬不同天氣狀況下人們的生活,強調極端氣候事件的影響。
3.角色扮演: 學生分角色扮演不同人類行為,如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植樹等,以理解個體行為對氣候的影響。
4.討論與分享: 安排小組討論,讓學生分享他們在情境演練中的觀察和感受,引導他們理解氣候變遷的可能影響。
4
成果描述:
演戲技能:學生能夠透過角色扮演、小劇場和影片製作等方式,生動表達氣候變遷的相關知識。
思考能力:學生在小組討論中能夠提出對氣候變遷的深入思考,包括其對生活、社會和環境的衝擊。
合作能力 透過小組合作,學生培養了合作和協調的能力。
實施心得:
這種以演戲方式進行的氣候教育,將抽象的概念變得更具體和有趣。學生通過身歷其境的方式,更容易理解氣候變遷的影響以及人類活動的貢獻。同時,這種活動也培養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
學習者心得:
學生在角色扮演和情境演練中深刻體會到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種種困擾。製作影片的過程中,他們更深入思考自己的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增強了環保的意識。這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習變得更加生動,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對氣候變遷問題的關注度。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