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源---水,如何回收再利用?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2 培養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 策劃/執行人:黃群懿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年2月17日
- 參與人數:39
目標:
期待孩子們能藉著參觀臺南園區汙水處理廠,達到以下幾點目標:
目標一:藉由混擬手做DIY,了解水的無限循環,討論汙泥該如何處理?
目標二:藉由濾水器手做DIY,了解汙水的過濾過程。
目標三:藉由水生植物瓶手做DIY,了解利用廢棄物與植物可以形成生態循環,在家裡也可以打造一個微型花園。
目標四:藉由10大省水好習慣,教育孩子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養成好習慣,減少用水,避免過度浪費,養成回收再利用的好習慣。
進行方式:
以戶外教學方式進行,帶領孩子們實際走訪一趟臺南園區汙水處理廠,實際體驗與動手感受污水處理的過程,除了動手實際DIY,更藉由參觀汙水處理廠的生態池,了解水與生命的無限循環和資源的再利用。
成果描述:
在孩子們的學習單裡,清楚地將混擬手做、濾水器手做、水生植物瓶手做畫出來,可見孩子們的印象是深刻的。很多原理與知識,若只是在書本上聽過,有時候孩子們較無法有深刻的體悟,藉由戶外教育的方式,孩子們不僅實際動手操作,也可以實際觀察變化,不管結果是否趨近於準確值,在觀察與體驗的過程中,孩子們就是在學習,而藉由這樣的體驗活動,孩子們上臺時,也大多可以侃侃而談,談出自己在實驗中的感受。
實施心得:
這樣的參訪與實作,我自己認為這樣的學習效果很好。從孩子們的發表內容中,發現孩子們都可以針對問題提出想法,大部分的孩子對於水的回收與利用感到很有興趣,也發現水的循環過程很有趣,而在十大省水習慣的介紹中,孩子很驚訝原來利用一些小撇步就可以省下很多水,避免過度的浪費,平常因為水的取得太過方便,很多孩子其實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就浪費了很多水,而藉由這樣的課程,孩子們也會開始反省自己的生活習慣,並且學習如何開始減少用水,廢水再利用。
學習者心得:
學生A回饋:水生植物瓶好漂亮,原來利用廢棄物就可以打造微型花園,我回家之後也要把家裡廢棄的瓶子都拿來試看看。
學生B回饋:原來稍微改變一下用水的習慣,就可以省下不少水了,回家後,我要來試一試,不要再浪費水資源!
學生c回饋:原來簡單的濾水器很容易完成,我想和爸爸一起試看看!
補充:
此項課程活動覺得最棒的地方是帶給孩子們珍惜水資源的想法。臺灣的水費便宜,用水常常不知不覺會過度使用,孩子們在課堂中,發現水資源其實取得不易,開始會想回家試看看省水的方法,我覺得這是個很棒的永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