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280
葉片數:5
澆水器:0
推薦提報

評分項目

5
3
5
5
5

山海經:雞籠山海《妖怪誌》- 環境藝術教育

發表日期:2020-07-23
發表人:蔡毓川

環境藝術
  • 環境議題:環境藝術
  • 執行方法:專題研究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J31 認識大自然的淨化能力及環境承載。理解人類良好生活環境的權利,維護環境權。
  • 策劃/執行人:雷雅淳
  • 動機: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109/6/8~109/6/15
  • 參與人數:60

目標:

透過藝術家引導並協助,以回收資源作為創作媒材,落實環境教育向下扎根與拓展,加深在地性連結。使用基隆在地回收素材外,在創作概念上將援引基隆中元祭之鬼怪意象,以山海妖怪的當代想像:如果“妖怪面對當代環境現狀,它會想要表達什麼?或者,這些妖怪為了適應當代環境,它們演化出了什麼特性?以環境議題為反思的藝術成果作品,將於中元祭期間舉辦成果展,除共襄盛舉基隆盛會外,亦透過環保作品的公共空間裝置展示,擴大民眾環境教育推廣之效能。

進行方式:

1.藝術創作活動理念說明 
2.整備藝術創作素材
3.藝術家指導創作
4.戶外踏查
5.體驗實作課程
6.裝置藝術創作場佈

成果描述:

此次活動於兩所學校辦理環境藝術工作坊。工作坊內含:環境教育課程、環境藝術創作、實地學習踏查。學校兩班(上課內容分為山、海兩大主軸)。課程聘請環境教育師資,依山與海兩主題規劃相關環境教育課程。「山經」以基隆在地重要自然場域生態資源為主,「海經」則以海洋生態、永續海洋等環保議題為主,並帶學生就學校周圍環境進行實地環境踏查。
2.藝術家則以工作坊形式進入校園,引導並協助學校以環保回收素材,以當代山/海怪物為主題,製作裝置作品。每校將同時有兩位藝術家進駐,兩位藝術家對應兩班同學,各自就『山』『海』兩議題進行創作,作品最後會在結合成一裝置作品。最後計畫完成之兩組(兩校)裝置作品,期末成果展將配合中元祭期間。
山之部:由藝術家共同完成之漂流木裝置。
(二) 海之部: 由藝術家共同完成之回收素材裝置
3. 戶外踏查:環境教育及藝術家帶領兩班同學進行學校周圍自然環境進行實地環境踏查。
4.同學藉由藝術實作課程,用天然素材—漂流木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意象作品,非常有成就感。另外,用漁網及資源回收物品填充做成的魚類造型,相當吸睛引人注目,也提醒人類注意魚類肚子裡的塑膠微粒危害,喚起我們的環保意識。
5.涵養藝術及創作理念的素養能力:透過藝術家老師的帶領,藉由環保素材,創作出自己的作品,表達豐富之情感,相信孩子們在過程中收穫滿滿,展現極高的成就感。

實施心得:

《山海經》是一部遠古地理的探勘典籍,內容除了薈萃珍奇的地理樣貌,更描寫相當多的遠古神獸及異地人物風俗。本計畫援引此經典,旨在透過山與海兩條路線的環境思維並進,探勘依山傍海的基隆所擁有豐富的環境資源,並再造屬於基隆的山海當代環境妖怪!

延續2019年雞籠山海《神獸誌》之概念,此次計畫雞籠山海《妖怪誌》將議題聚焦於基隆在地風土人文,透過山與海兩條環境教育軸線的分類並行參照,勾畫出基隆的人文環境樣貌。本校榮幸參與計畫,由孩子親自動手創作,搭配資源回收再利用之環境教育活動,融入環境藝術思維,透過環境教育的觀念轉換為視覺藝術表現,有助於環境意識的深化與思考。

透過藝術家引導並協助,以回收資源作為創作媒材,落實環境教育向下扎根與拓展,同時加深在地性連結。故本計畫除使用基隆在地回收素材外,在創作概念上將援引基隆中元祭之鬼怪意象,以山海妖怪的當代想像:如果“妖怪面對當代環境現狀,它會想要表達什麼?或者,這些妖怪為了適應當代環境,它們演化出了什麼特性?這些以環境議題為反思的藝術成果作品,於中元祭期間(基隆鬼月)舉辦成果展,除共襄盛舉基隆盛會外,亦透過環保作品的公共空間裝置展示,擴大民眾環境教育推廣之效能。

學習者心得:

沒想到我們可以利用很多資源回收物品,像是寶特瓶、塑膠垃圾等人為垃圾,搭配漁網創作出各式各樣的魚群造型,感覺非常奇特,另外藝術家老師也帶領我們思考背後的環保創作理念,另一組則是採用漂流木搭建的多層次的竹架及木頭座椅,能實際參與做作過程,很感謝藝術家老師的教導,看著我們的作品展示在學校中庭,感到無限的榮耀!。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非常多元豐富的環境教育課程,邀請藝術家進駐,融入文學、在地環境生態、民俗節慶及藝術等相關教學與創作,學生透過製作作品的過程,去反思環境問題與提升環保意識,值得推薦的課程。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0-08-04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