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43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2
2
2
2

棚下的絲瓜

發表日期:2023-11-01
發表人:江老師

校園規劃、營造、管理
  • 環境議題:校園規劃、營造、管理
  • 執行方法:觀摩學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幼兒園教師群/江老師
  • 動機: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0301-1121101
  • 參與人數:100

目標:

一、能善用空地規劃,實施食農教育。
二、能認識瓜類植物,進行週期觀察與學習。
三、能以有機栽種,培養保護環境的行動力。

進行方式:

一、去年老師把一條絲瓜種子,灑在自家的盆栽裡,春天到了,發現絲瓜發芽了。
二、幼兒園旁有一空地,正好可以利用,於是老師將絲瓜苗移植到學校栽種,並請志工、老師協助照顧。
三、一開始絲瓜苗長很慢,過了一個月漸漸長出絲瓜鬚,開始攀爬。星期一老師發現葉子跟絲瓜鬚都不見了,原來是被蝸牛吃掉了。於是再移植一棵絲瓜苗,希望這次能成功。
四、經過照顧,絲瓜已經開花,可是營養不夠都無法結果,於是老師開始施有機肥,開始結果了。
五、期待結果的絲瓜可以長大,幼兒園小朋友也可以品嘗。

成果描述:

一、絲瓜挺過被蝸牛吃掉的危機,終於順利攀藤,開出一朵朵的黃花,微風下搖曳的花朵顯得格外美麗。
二、絲瓜除了需要水、陽光外,還需要有足夠的養分,適時地補充肥料是必要的。
三、近距離的觀察植物生長,讓小朋友更了解周遭環境的奧妙與重要。
四、動手摘下絲瓜,很有成就感。

實施心得:

一、絲瓜需要多水、陽光充足的環境,如果過了栽種的時節,結果率就不高。
二、善用空地,讓孩子認識植物的生長情形,很有意義。
三、除了必要的生長環境外,如果要提高結果率,還是需要補充肥料。
四、食農教育從小做起,孩子很喜歡。

學習者心得:

A童:今天的絲瓜好甜,好好吃,以前都沒看過絲瓜的樣子,絲瓜摸起來刺刺的。
B童:原來絲瓜在樹上長這樣,原來絲瓜的花是黃色。
C師:今天又開了好多母花,我們最近都有去施肥,是有機肥喔。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1.針對幼兒園學生,設計種瓜、觀察瓜、照顧瓜、煮瓜課程,孩子的食農教育初體驗,謝謝老師的規劃。
    2學生透過五感教學法,觀察到花的顏色、蝸牛危機、嫩苗韌性、友善農法、動手摘瓜與烹煮…,給孩子非常豐富的體驗。
    "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11-13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