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的大自然
- 環境議題:空氣污染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29 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龔詩鈴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5.14~113.5.21
- 參與人數:29
目標:
1.從新聞事件覺察環境物染問題,
2.分析這些環境物染發生的可能原因
3.探討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
4.討論有哪些具體做法可以保護或改善環境
進行方式:
1.觀看影片(家鄉的發展問題-環境汙染)
2.紀錄影片重點
3.在數位教室(Hi Teach) 分享答案
影片中提到那些汙染?
造成這些汙染的原因是什麼?
這些汙染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
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那些事來減少污染源?
5.針對一種汙染,設計簡報(污染的類型名稱、原因、影響)
6.分享作品
成果描述:
1.能說出影片中所看到的汙染問題
2.能說出這些汙染產生的原因
3.能分析這些汙染可能造成的汙染
4.能完成數位教室的任務,針對某一項污染進行簡報製作
5.能分享自己作品
6.能從生活中做起,以實際行動減少環境汙染。
實施心得:
這些汙染大部芬都是人類不當的活動和行為所造成,對小學生來說,先做好自己的本分,讚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習慣,減少垃圾量、節約用水等都是可以做到的。
學習者心得:
1.我覺得空氣汙染最讓我有感覺,因為只要空氣不好,我就會不舒服,常常在上學途中,會聞到汽機車廢氣的味道,路上的車子實在太多了。
2. 我跟家人到小琉球去玩,看到海灘上有很多垃圾,也常常看到新聞報導,人類丟棄的垃圾污染的海洋,我覺得觀光地區應該要嚴格禁止遊客丟棄垃圾。
3.影片中有提到河川汙染,大部分是因為工廠廢水,我覺得政府應該要對那排放廢水的工廠罰款,而且金額要多一些,讓他們學到校訓。
4.人類愈進步,建設愈多,汙染似乎就會嚴重,政府會利用科技降低汙染,像是垃圾再利用,或是利用綠能發電等等,不過這都要很多專家一起研究,我希望我長大也能進自己的力量,發揮專長,為國家盡一份心力。
補充:
1.課程延伸:搭配國際議題,專注目前世界上的環境汙染議題,像是空氣污染所造成的死亡人數,以及汙染和開發之間的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