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作戰守護台灣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E37 培養對災害的警覺心及敏感度,對災害有基本的理解,並能避免災害的發生
- 策劃/執行人:陳靜錦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109/02/25~
- 參與人數:23
目標:
1.從武漢肺炎危機到教育重要契機!希望藉由武漢肺炎,了解病毒的可怕,它帶給我們的恐慌,探討生活中潛藏的危機,並提出減低或避免危險的方法。
2.辨別各種環境保護及改善的活動方式,選擇適合的方法落實於生活,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及政策宣導,學會保護自己、保護他人,體會環境權的重要。
進行方式:
透過簡報,結合時事新聞,與孩子對話討論。
一、武漢肺炎是什麼?
二、武漢肺炎跟SARS 、流感一樣嗎?
三、武漢肺炎你看到了什麼?
四、武漢肺炎你想到了什麼?
五、武漢肺炎你學到了什麼(省思)?
再藉由實作,於生活中落實,感受它帶來的不便,學會珍惜擁有感恩,完成作文寫作。
成果描述:
一、武漢肺炎是什麼?它是一種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世界衞生組織(WHO)於2月12日宣布,將去年在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CO代表冠狀(Corona), VI代表病毒(virus),D代表疾病(disease),在台灣簡稱為「武漢肺炎」。
二、武漢肺炎跟SARS 、流感一樣嗎?2003年、2009年和2019年,全世界分別面對SARS、H1N1新型流感以及武漢肺炎的嚴峻挑戰,3次的大流行造成為數眾多的確定病例和死亡個案,然而,儘管3種病毒都是透過飛沫或觸摸口鼻分泌物而傳染,但發源地、流行期間、動物宿主、傳染力、致死力、以及防治對策皆不相同。武漢肺炎和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都是冠狀病毒,SARS 會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引發肺炎。然而,武漢肺炎似乎同時出現在上下呼吸道,不只會釀成嚴重肺炎,也能像流感和普通感冒一樣輕易傳播。
三、武漢肺炎,看到了什麼?有人生病求救、有人隔離逃跑、有人有家歸不得,苦等包機回台等恐慌,以及搶購囤積物資(口罩、衛生紙、酒精、漂白水...)、散布假訊息等社會亂象,引發全球問題。
四、武漢肺炎,想到了什麼?1.病情是如何傳染的?會不會人傳人?隔離有用嗎?2.疫情會持續多久?會不會擴散呢?3.有關防疫的一連串宣導有沒有用?4.要不要戴口罩?戴什麼樣的口罩才有用呢?5.洗手真的有效嗎?怎麼洗才正確呢?6.會不會停課、停班呢?7.會不會有人哄抬物價亂搶購等社會亂象呢?對於心中的疑問,誰可以解呢?
五、武漢肺炎,學到了什麼(省思)
實施心得:
病毒肆虐造成恐慌,引起全球關注,同時也造成社會動盪不安,影響整個環境,希望疫情能趕快結束,還給大家一個好的生存空間。
希望藉由此次的疫情,大家能記取教訓,做好防疫工作。透過正確的醫療常識,作好個人衛生。配合國家政策,減少醫療浪費,同時關關切人類行為對環境的衝擊,進而建立環境友善的生活與消費觀念。能主動親近並關懷我們的環境,透過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瞭解,體會環境權的重要,享有良好生存環境的權利。
從武漢肺炎我學到了,1.勇敢面對接受考驗2.防微杜漸掌握先機3.整合資源發揮效益4.關懷體諒共體時艱5.防疫作戰不可挑釁 6.誠實以對善盡本分7.提升醫療保健知識
8.善用時間自主學習9.讓愛發聲看見台灣10.感恩惜福珍惜擁有。
學習者心得:
1.做好個人衛生,讓病毒遠離我。
2.勤洗手,正確洗手(內、外、夾、弓、大、立、腕)。
3.不去人潮擁擠的地方,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
4.不要囤積醫療物品,把物資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5.出門上班上學,記得量體溫,戴口罩。
6.誠實通報,不可隱匿疫情。
7.拱手代替握手,不要近距離接觸。
8.禁止哄抬物價,散播不實謠言。
9.避免群聚感染,減少不必要的聚會。
10.配合政策,做好自主居家隔離,不亂跑。
最後感謝政府官員、防疫指揮官、防疫中心人員、醫務人員、國家口罩隊、口罩製造商、藥局人員、便利商店、郵局物流人員、市政府、教育局、學校、老師、義工、家長、護理師……等等,及每一位在自己工作上,努力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的每一個人。用愛防疫,守護台灣!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