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26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2
2
3
3

守護海洋母親-小小海洋科學家

發表日期:2023-06-15
發表人:chun

生物多樣性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和平島慢島旅(環境友善種子團隊)、蔣宜君、余亭瑩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3.5.15-5.22
  • 參與人數:38

目標:

1. 認識潮間帶豐富的生態環境。
2. 了解潮間帶生物帶狀分布現象。
3. 認識潮間帶生物抵禦惡劣環境的特殊機制。
4. 了解潮間帶對人類的重要性。

進行方式:

透過體驗活動了解什麼是潮間帶及潮間帶生物的生存本領。分組採用任務形式的生物觀察,藉此發現潮間帶生物抵禦惡劣環境的特殊機制,也發現潮間帶美麗的生物及豐富的生態系。透過觀察結果分享方式,了解和平島豐富的潮間帶生態系及特色物種。同時介紹和平島居民是如何利用這片大海生活,體會潮間帶對人類的重要性。

成果描述:

潮間帶是海洋當中最容易被親近的生態系,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各具本領以適
應潮間帶多浪、乾旱等惡劣環境,本課程協助學生透過基礎的生物調查方式了
解潮間帶生物及牠們所生活的環境,以及他們如何利用這片大海生活,體會潮間帶對人類的重要性。

實施心得:

認識不同的潮間帶生物本身就十分有趣。透過教學活動帶學生認識飛沫帶、上潮帶、中潮帶、低潮帶、亞潮帶中不同的生物特性,也結合地球科學讓學生了解潮汐變化,與海水對生物的影響,豐富多元的課程內容讓學生樂在其中。
調查潮間帶的過程中,學生發現沿岸有垃圾,便問我:「老師,等一下回去我可不可以把垃圾順便撿走?」聽到學生不僅喜愛海洋生物,也願意為海洋環境盡一份心力,覺得這門海洋教育的課,又帶著學生前進了一大步。希望之後有機會能帶著學生體驗淨灘活動,深入探討海廢議題。

學習者心得:

A生:以前覺得潮間帶沒什麼,原來這邊有這麼多海洋生物住在這裡。
B生:看到海邊有垃圾,我覺得很生氣。
C生:我有看到老師上課教的魔鬼海膽和兇猛酋婦蟹,好酷喔!
D生:親眼看到玉黍螺,他比我想像中還要小很多。
E生:潮間帶真好玩這次沒有看到海兔,明年春天要和爸爸媽媽到潮間帶找海兔。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本次活動規劃需要較多的人力資源,如有引入非校內的專業人員,懇請介紹。謝謝!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06-17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海洋自然觀察令學生大開眼界,感謝師長們的用心規劃,才能有這樣精采的學習機會。學生能自發想到撿拾垃圾,必是學校教育的奠基。環境教育是終身教育,從貴校學生的回饋可以察覺得到。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06-20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