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57
葉片數:3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3
3
3
3
2

樹屋旺盛生命力 走訪臺灣接世界

發表日期:2024-01-04
發表人:天馬行空

認識社區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7 覺知人類的發展需要地球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支持
  • 策劃/執行人:學務處/文化局
  • 動機: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11.10
  • 參與人數:30

目標:

一、藉由參觀安平古堡和樹屋,讓學生更深入了解過去的歷史與文化背景。在實際走訪這些具特殊意義的珍貴古蹟後,相信學生能更了解歷史古蹟存在的價值和保護古蹟的重要。
二、瞭解台灣不同時期的歷史脈絡之發展及不同時期之演變。透過不同族群之介紹,培養學生如何尊重各種文化之差異。
三、藉由本次戶外教育實際走訪大自然和古蹟,學生能了解歷史文化與地方發展息息相關,期能藉此提高學生認識家鄉歷史文化的動機,進而愛護自己生活的土地和文化。

進行方式:

一、參訪安平樹屋及展示館,了解大航海時代起的歷史故事,一步一步爬上樹屋,體悟樹木的生長活力。
二、透過實地訪查及導覽,認識安平古堡歷經的年代與政權,了解古蹟時代進程,了解家鄉的人文。
三、下午由導覽員帶領參觀不同時期的文化變遷及相關主題,並透過領隊的帶領與介紹,讓學生瞭解臺灣歷史的脈絡發展。

成果描述:

一、孩子透過安平樹屋參訪,看到隨著時代的轉變,在倉庫荒廢後,就變成樹木的新家。生長快速的榕樹佔據了整個倉庫,站上了屋頂、爬滿了牆壁,不斷向天空開枝散葉,變成一個小小的茂密森林,可以清楚看到樹木的生長活力。
二、藉由領隊導覽人員詳細的解說,走訪館內許多擬真的場景,讓學生猶如身在台灣早期社會生活之中,多了一份真實感與認同感。
三、結合參訪古蹟建築,跨領域結合環境教育,鑑古知今,並提供文化與環境教育媒合平台,讓孩子反思自然環境與古蹟的重要性。

實施心得:

透過導覽老師的講解及實地踏查 參訪德記洋行及安平古堡
從大航海時代的大員故事開始
荷蘭人驚呼的Formosa、英屬東印度公司、明代鄭成功、清代沈葆楨到日治時期
都曾經在這片土地耕耘及生活 也發生過大大小小的事件
安平古堡(熱蘭遮城)外城牆拆除是牡丹社事件 將其外城的牆磚運至「二鯤鯓」蓋「億載金城」
有著城旁的土地公-王雞屎 生前行善照顧地方的地方趣談
從社會課本中的文字及照片化為實境
當登上瞭望台時 遠眺整座港區的一望無際的展望 想像當年運河來來往往的船隻 那繁忙也最輝煌的黃金時代
走進臺灣歷史博物館 戴上耳機跟著導覽解說人員
一同走進時光隧道 陪伴我們的臺灣 一起穿越數百年記憶流轉
一段段由同人群在這片土地上不同時間的交流與回憶
不同文化遶境活動及宗教信仰
不同的人群接觸後的衝突
也有歌謠、唸詞及流行歌所代表的時代背景
共同來體悟其歷史脈絡及文化底蘊 也守護及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學習者心得:

鄭00:安平樹屋沒有屋頂,樹與建築相融,安平書屋經建築師設計,用木棧道與鋼構環繞樹屋,讓人可以走在樹屋之間,安平書屋的樹是榕樹,榕樹枝幹會長氣生根,可吸收水氣,且榕樹的根會分泌根酸溶解石灰岩,所以早期才能生活在安平樹屋上,直到今天那些樹都還活著。
其他心得請參閱學習單,謝謝。

補充:

本參訪接受文化部校外文化體驗計畫「走出校園、文化to go」補助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完整的教學課程,親身體驗與觀察最容易讓學童印象深刻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1-05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