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公園-甲中國小山野教育
- 環境議題:森林荒野草原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吳事庭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年3月~112年6月
- 參與人數:14
目標:
透過山野教育的登山體驗課程作為師生教學過程中的媒介,能夠鼓勵學生在挑戰中保持勇敢堅持,並激發他們自發且正向的學習態度和品德提升。同時,這樣的課程也讓學生能夠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山水探索課程的自然環境中,感受大自然山水之美,激發對自然的保護意識,增強身體素質,並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進行方式:
1.於3月至6月初結合課間活動與體育課加強學生體能。
2.邀請鄭老師至校與學生進行對談,教導學生山野活動注意事項。
3.原定於112年06月14日前往雞籠山進行山野教育之旅,帶領學生認識大自然,並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自我挑戰能力,但因天氣因素更改地點為紅葉公園。
4.攀登完後進行心得寫作。
成果描述:
1、經由一系列的體能活動,例如登階訓練、游泳訓練、跑操場等,學生的體能明顯進步,能在體適能測驗的800公尺項目中獲得優異成績。
2、在鄭老師課程中的分享與提問後,我更了解山野活動應注意的事項。
3、在登山活動中,小組合作相互扶持,積極解決遇到的難題,認識到大自然的多樣性,將課程學到的知識實際應用於活動中。
實施心得:
1、聘請講師先進行山野教育課程並於攀爬當天進行生態教育,室內課程在在學生的方面收到了不錯的效果,能了解登山所可面對的狀況及應對方式。
2、此次的山野教育活動原先設計為六年級畢業周活動,因畢業考結束比較沒有課程上的壓力,但天公不做美,攀爬前兩天的天氣預報顯示降雨機率高達90%,於是與授課講師商量後將原本的雞籠山更改為紅葉公園,這樣若是下雨還能有地方可以暫歇,雖然地點改變,但因紅葉公園本身生態豐富,學生依然收穫不少。
學習者心得:
O翰:這次的活動,一開始的樹上居然躲了一隻貓頭鷹,能在近距離看到貓頭鷹真是讓人興奮,希望以後自己能有機會去看看更美的風景。
品O:在活動前,老師有請我們自己上網查雞籠山,看了人家寫的遊記,自己也很期待,但卻因為天氣的因素而無法前往,真是可惜。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