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64
葉片數:3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2
3
3
3

112六上-校本課程-橘之鄉

發表日期:2024-04-02
發表人:林承立

認識社區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六年級導師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12.5
  • 參與人數:35

目標:

1、學生能了解生產的目的,以及影響產品供給的原因。
2、學生能了解生產者會依據所處環境的自然特色,選擇生產最適合的產品。
3、學生能以探究與實際體驗的學習方式,關心鄉土的文化議題。
4、學生能配合網路搜尋的相關資料完成學習單。
5、學生能培養討論、欣賞、接納、發表的能力。

進行方式:

1.講授:
事前:說明課程流程及為何進行該課程,該課程與地方的關係。
事中:由館方人員進行導覽。
事後:老師統整活動內總結並說明如何完成學習單或日記。
2.討論:
與家中長輩詢問金棗在地與地方關係後到校分享,與同學互相討論學習單答案
3網路:
可透過載具查詢學習單答案。
4.實地參觀:
實地參訪橘之鄉
5.實作
於館內實際進行蜜餞DIY操作。

成果描述:

12月5日三個班級共同參訪橘之鄉,了解家鄉名產蜜餞的挑選製作包裝等生產線的流程,並親手體驗製作蜜餞。 
●行前說明橘之鄉的參訪包含蜜餞DIY體驗活動,區別中年級的參觀課程,提升學生動機,讓學生多了一份新鮮和期待。 
●前往橘之鄉路途,兩班人數多、隊伍長,感謝多位愛心媽媽在隊伍前後幫忙引導交通,維護學生安全。
●導覽解說後,接著蜜餞DIY體驗,手作過程簡單,學生製作容易。由於體驗結束的時間早,離開前學生品嘗館內的金棗茶,並認識其他金棗產品。

實施心得:

今年六年級人數較多,一共三個班,所以在活動時較容易混亂,尤其在DIY時區時時刻刻看著操作過程避免危險,幸虧這次的支援的愛心媽媽人數夠多,加上館方細心指導讓活動都很順利,還在活動後的餘裕時間提供更多的體驗,真是意外的收穫。

學習者心得:

今天下午一點三十分,我們在健康中心前和愛心媽媽門拍張大合照就出發了,到那邊才知道金棗和金桔都有三種名稱,分別是金棗、金橘、金干,金桔、酸桔、四季桔。希望我自己作的蜜餞會很好吃。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進行方式】欄位內容過於簡略,無法判讀在本次活動之前(或當天)如何完成[講授、討論、網路、實地參觀,實作]的教學歷程﹐懇請補充介紹,謝謝。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4-23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提報者補充介紹,以步行作為交通方式,課程中有食品製作體驗,感謝師蟒及愛心志工的全程協助,指導並解決諸多細節。有了這次的經驗,可以做為日後行程彈性調整的依據,每一步走過的路都會讓往後跟隨的人更有收穫。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4-29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