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來同樂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李珮毓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9.10.26
- 參與人數:16
目標:
1.能了解垃圾可以分成一般垃圾、資源回收、廚餘三類。
2.認識瓶罐的種類與分類。
3.能將瓶罐依不同材質做分類。
4.能說出不同種類瓶子的特色和用處。
5.能將瓶罐再利用,製成美化環境的藝術品。
進行方式:
1.利用課程放發表、討論,讓學生了解教室裡的垃圾要怎麼處理。
(1)整理完座位周圍後的垃圾要怎麼處理?
(2)全部都倒進垃圾桶可以嗎?
(3)為什麼有的不能倒進垃圾桶?
(4)你知道垃圾分成哪幾類嗎?
(5)為什麼教室要有資源回收桶?
(6)為什麼要丟進不同的回收桶呢?
2.實際進行垃圾分類
3.利用優酪乳罐子再利用
(1)喝完的優酪乳洗淨後晾乾。
(2)瓶蓋鑽洞,穿入毛根。
(3)瓶身黏上黑色紙、用黑色剪下翅膀、腳、耳朵,黏起來。
(4)眼睛部分用廢紙剪圓形,嘴巴剪半圓形塗上紅色。
4.完成的作品掛於門上。
成果描述:
1.優酪乳的罐子洗淨後還可以做東西,學生覺得很驚訝。
2.在製作的過程中學生都能發揮巧思,做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蝙蝠。
3.結合數學的圓形、三角形,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4.作品完成後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趕快掛上門上、窗邊。
實施心得:
透過課程,讓學生能夠了解垃圾的分類及可以再利用的回收物品,利用班上的回收延伸到家庭的垃圾分類,落實到生活中及配合萬聖節,讓學生做出自己的作品,將教室布置得美輪美奐。
學習者心得:
阿翰:資源回收真的很重要。我做出來的蝙蝠真可愛。
小彤:我的蝙蝠看起來好像真的,用優酪乳的罐子做出立體的蝙蝠,真好玩。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