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216
葉片數:8
澆水器:0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3
4
3
4
4

夏日最動人的樂章---「知了!知了!」

發表日期:2017-06-28
發表人:maggyq

動物保護
  • 環境議題:動物保護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魏如苑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6.6月
  • 參與人數:28

目標:

一.生活課程融入保護動物的課題,讓學童了解如何愛護與保護昆蟲的正確態度與方法。
二.透過圖書館蟬資料找尋、校園蟬的觀察與影片中,了解動物保護意識,並在生活中實踐愛護動物、尊重生命,正視、善待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動物。
三.透過校園觀察與"蟬的回歸"影片與習寫"心得",了解動物保護由己身做起,學習與大自然的昆蟲共生共存。
四.學童能體會動物保護與生命教育的意義與重要性。
五.學童能從蟬的一生學習到生命教育的真諦!

進行方式:

一.去圖書館找尋與借閱蟬相關書籍,讓學童對蟬的一生有初步的認識。
二.老師播放"蟬的回歸---17年的等待,換得一個月的陽光"影片,蟬鑽出土、蛻殼羽化、求偶、交配、產卵、孵化、幼蟲,再回到地下,詳細而完整的記錄短短的一生,讓學童了解蟬的一生大多蟄伏於土壤中,從地底鑽出來脫殼羽化,公蟬嘹亮的鳴叫求偶,而脫殼失敗的蟬就成了其他動物的食物,蟬的天敵不少,但是為了繁衍下一代,母蟬交配後會產下數百顆的卵,繁殖任務完成生命也進入尾聲,從出土到死亡短短1個半月的時間,幼蟲孵化後則又鑽進地底,展開另一個3~17年的生命周期,從半個月到一個多月不等即完成此階段的任務。
三.讓學童分組進行校園蟬的觀察,傾聽蟬鳴,學習尊重校園蟬與其他生物的生活環境,在生活中落實尊重生命的行動。
四.學童在校園使用望遠鏡觀蟬,傾聽蟬鳴,學童們在樹幹上發現蟬的空殼,在木棧道發現蟬的蹤跡,在紅磚道上發現奄奄一息的蟬,孩子們貼心地將牠移往草叢中,希望牠能安全的度過餘生。
五.學童將觀察結果記錄在生活習作上,老師提醒學童勿驚動蟬,在生活中落實愛護動物、尊重生命。
六.在這盛夏的午後聽蟬鳴高歌,聲音嘹亮,牠們齊聲歌唱,就像演奏生命交響樂般地暮鼓晨鐘,也提醒孩子不可動手去捉蟬,也不可以去驚動校園裡其他生物,了解動物保護意識,並在生活中實踐愛護動物、尊重生命,正視、善待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動物。
七.請學童發表感想、習寫"心得",了解動物保護由己身做起,學習與大自然的昆蟲共生共存。能從蟬的一生學習到生命教育的真諦!

成果描述:

一.生活課程融入保護動物的課題,讓學童了解如何愛護與保護昆蟲的正確態度與方法。
二.在校園觀蟬、傾聽蟬鳴歌唱"知了!知了!",我語重心長地說出這是夏日最美的樂章,也是最動人的樂章,而學童也與我感受相同,靜靜地聽著蟬鳴,蟬用盡生命唱出最動人的樂章,我和學童都好感動!!
三.讓學童了解蟬的一生,徹底對蟬的印象改觀,從之前嫌棄蟬鳴吵雜到靜靜地欣賞蟬鳴歌唱,讚嘆牠們蟄伏地底久遠卻鑽出土來卻又短暫的生命,在生活中落實愛護動物、尊重生命,學習蟬的精神。
四.蟬的一生學習課程,學童從中落實尊重生命與愛護動物,在木棧道上發現奄奄一息的蟬,學童也安靜的移至操場邊的草叢中,讓牠安詳的走過最後的夏日,終究燦爛的活了一次;即使是乾枯掉的蟬的空殼,學童也將空殼移往草叢邊,為蟬做最後的儀式,大自然陪牠走過生命的美好,從過程中落實動物保護與生命教育的意義。
五.學童了解蟬的一生後,從中省思自己的不當行為,學習與落實愛護與保護昆蟲的正確態度與方法。
六.蟬鑽出土壤換得一個月的陽光,牠們齊聲合唱最動人的樂章,在最後的夏日把握當下,用盡生命高歌、完成生命周期的任務!勉勵學童也要及時努力,把握當下最美的時光,一生也可以活得很精采、有意義!

實施心得:

一.蟬的一生大多蟄伏於土壤中,從地底鑽出來脫殼羽化,公蟬嘹亮的鳴叫求偶,而脫殼失敗的蟬就成了其他動物的食物,蟬的天敵不少,但是為了繁衍下一代,母蟬交配後會產下數百顆的卵,繁殖任務完成生命也進入尾聲,從出土到死亡短短1個半月的時間,幼蟲孵化後則又鑽進地底,展開另一個5~17年的生命周期,從半個月到一個多月不等即完成神聖偉大孕育下一代的任務。
二.除了學習保護動物,孩子也學習到生命教育,蟬的一生是如此契而不捨,我們都看到蟬所做的努力,用盡生命就為了讓下一代留存,精神可嘉!雖然是牠最後一個夏日,典範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三.學童觀看影片眼眶泛淚,久久無法釋懷,將動物保護與生命教育融入課程,讓學童了解蟬鑽出土中,蟬展開夏日的禮讚,用盡力氣留存下一代,過完有意義的生命。
四.在校園裡,在木棉樹上,在陽光裏,蟬嘹亮地歌唱,雄蟬求偶激昂鳴叫,即使短短半個月到一個多月夏日的生命週期,生命的舞台也永不落幕,孩子也學習到生命教育的真諦,體會為人父母孕育下一代辛苦的付出與所做的努力,子女更要懂得孝順。
五.從影片觀賞、校園觀蟬與心得習寫都可看出,學童對蟬的一生已由之前的懵懂無知產生了肅然起敬的新註解,對蟬的印象完全改觀。
六.在蟬的一生觀察與體驗學習過程中,我有著淡淡的憂傷,但內心不由得對蟬肅然起敬,蟬的曇花一現,為蟬的一生中僅有的一次夏季,燦爛高歌!
過程中也讓孩子將感動化為助力,學習蟬的精神,產生動力,學習正向的能量,把握當下持續努力!!也提醒學童體會為人父母愛護子女的心,珍惜親恩,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七.學童們望著偌大的天空,在校園傾聽蟬鳴齊聲合唱,從蟬的一生學習到生命教育的真諦!蟬的精神儼然已活在學童們的心中。

學習者心得:

小育:看完蟬的影片,我覺得很感動,還流下眼淚來,想到以前我竟然覺得蟬很吵,幹麻一直叫一直叫,原來,蟬鳴是為了求偶,是為了繁衍下一代,努力完成牠的使命,好偉大!我真的很感動!我對蟬的印象已經改變,蟬的一生令人敬佩!
小蓁:我在操場旁的木棉樹下靜靜地欣賞蟬鳴,靜下心來欣賞凝聽,這是蟬最後的夏日演唱會,想起老師說的蟬為了孕育蟬寶寶,用盡最後的力氣歌唱,過完牠有意義的一生,我覺得相當感動!看著樹幹上蟬的空殼,想起影片中提到的蟬已經完成牠生命週期的任務,就對牠相當佩服!
小嘉:以前回外婆家,我和表哥還拿長竹竿捕蟬,實在很不應該!我再也不會覺得蟬聲很吵了,原來,這是蟬用盡生命在歌唱,雖然短暫,但是很有意義。
小宥:影片中提到不是所有的蟬都能求偶成功,有些蟬會脫殼失敗困在殼中死去,或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而母蟬在樹枝洞中產下數百個卵,生命就走入尾聲,看到蟬為了下一代所做的努力,也是為了延續生命!
小翔:我在圖書館查到蟬在地底下生活這麼多年是為了防止天敵的侵害,確保安全,長久在黑暗的地底下,鑽出土壤交配繁殖下一代,雖然短暫,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小靜:我在木棉花樹幹上看到乾枯掉的蟬的空殼,覺得有點難過!我不知道牠在土裡多久,但是感謝蟬在校園高聲歌唱,用生命在唱歌!
小童:我在學校和公園都有聽到蟬叫聲,蟬一起合唱,就像交響樂一樣,老師說牠們在演奏生命交響曲,我希望牠們活得開心,在最後一個夏天盡情地歡唱!
小羽:我們在木棧道上發現蟬,小心翼翼的將牠移往草叢邊,希望牠可以安全的度過,陪伴牠走完最後一個夏日時光。

補充:

蟬的回歸---17年的等待,換得一個月的陽光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4gUdOr2X3M

老師補充說明:影片中的蟬是北美洲的蟬,是世界週期最長的蟬,可達17年。
牠一生幾乎都在泥土中度過,因種類不同,生命週期有1年、3年,甚至10幾年都有。
圖檔2:學童在校園用望遠鏡觀蟬,傾聽蟬鳴!
圖檔3:學童在校園木棧道上與紅磚道上發現奄奄一息的蟬。
圖4:學童在操場旁的木棉樹幹上發現蟬的空殼。
圖5:學童在樹上發現蟬的蹤跡,興奮地大叫。
圖6:學童將奄奄一息的蟬與空殼移往草叢邊,為蟬做最後的儀式,大自然陪牠走過生命的美好,從過程中落實動物保護與生命教育的意義。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將夏日的蟬議題融入環境教育課程真的很不錯!雖然只能從影片中看到北極熊,但透過老師的教學,讓學生有共同的經驗與話題可以討論, 對於他們在環境教育態度上會有正面的效果。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7-07-04
  • magg
    謝謝委員
    謝謝委員的指教!
    發表人:maggyq
    發表時間:2017-07-05
  • magg
    謝謝委員
    謝謝委員的指教
    發表人:maggyq
    發表時間:2017-07-06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