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灘活動一起來
- 環境議題:水污染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7 覺知人類的發展需要地球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支持
- 策劃/執行人:魏文莉.李名哲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7.04.10
- 參與人數:42
目標:
1.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2. 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並能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
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3. 瞭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4. 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
5. 能隨著父母親或老師參與社區環境保護或關懷弱勢族群生活的活動經驗
進行方式:
一、校內閱讀海洋繪本故事:《滅龍行動》,孩子好奇心驅使,問老師滅的是什麼
龍?答案揭曉:保麗龍。介紹保麗龍的用途外,透過資源回收再利用,可以減
少其對環境的汙染,同時也能知道保麗龍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二、專家授課:商請環境教育輔導團暨新北市環境教育獎顏端佑老師先在校內進行
海洋教育內容授課。
三、進行海洋減塑之主題淨灘:於4/10日由顏端佑老師帶領親師生至八里左岸淨灘
幼兒撿拾手掌大小以內的垃圾,如瓶蓋、吸管、塑膠袋、寶特瓶等塑膠垃圾進
行海洋減塑之主題淨灘。
四、課程討論: 淨灘後老師將垃圾一一取出,由學生說出此垃圾如何產生,並說出
該塑膠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五、參訪課程教學:參訪八里永續環境教育中心,瞭解綠建築及再生能源的運用。
六、回饋討論
1.八里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參訪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2.淨灘撿拾的垃圾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你怎麼克服?
3.淨灘撿拾垃圾當中,最多的是什麼東西?
4.請你分享一下撿拾海灘垃圾前後的心情。
5.日常生活當中怎麼做可以讓垃圾減量?
6.如何將淨灘活動,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七、工作:繪製校外教學活動紀實
成果描述:
1.參訪八里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在專人解說及導覽下,孩子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
風力發電與太陽能板的運用,除了可以節省電能消耗,還可以達到節能減碳。
2.為了讓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所有的生物有一個更好的環境,孩子們認真撿拾海
灘上的垃圾,那怕只是一根吸管、一個瓶蓋,在親師生齊心努力下,撿拾的範圍
大致上看起來算乾淨。雖然沿岸還有很多垃圾,但對幼兒園大班孩子來說,這樣
的實際體驗,除了感受清潔人員的辛苦外,也省思不要亂丟垃圾,及減少使用塑
膠袋、寶特瓶,多使用環保袋、環保杯,以達到垃圾減量,同時也能更明確知道
塑膠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危害。
3.從撿拾的垃圾當中一一檢視,大多數為塑膠袋,有些是可以回收的寶特瓶、鐵鋁
罐,有些則是菸蒂、漁網、鞋子、衣服等無法回收的物品。指導孩子做垃圾分類
可回收的則帶回幼兒園清洗後做資源回收,不能回收的則直接丟在垃圾車,確實
做好垃圾不落地、資源回收再利用。
4.對於這一次具環保使命的校外教學活動,透過分組製作校外教學活動紀實,除了
將印象深刻的畫面繪製出來,也透過文字發表心得感想,期望更多的環保小尖
一起來響應淨灘活動。
實施心得:
本次主題課程-環保小尖兵,承蒙環境教育輔導團顏端佑老師的協助,設計一系列海洋減塑相關課程,從室內的塑膠認知建構、戶外的實際體驗淨灘、幼生的思考與討論,同時參訪八里永續環境教育中心,認識綠建築及再生能源的運用。海洋生態環境的維護,需要大家一起來,從小地方做起-垃圾不落地、做好資源回收、減少使用塑膠袋、少喝瓶裝飲料,多使用環保袋、環保碗筷、環保杯,就能減少垃圾量。此外,也感謝家長們熱烈參與,對於此次淨灘活動,雖然不能完全將垃圾清除殆盡,但也讓我們深思,環境保護不是只有呼口號,而是要身體力行,才能給自己、孩子及海洋生物一個乾淨舒適的環境。
學習者心得:
C1雖然在撿拾垃圾的時候覺得很累、很辛苦,但大家一起努力把垃圾撿乾淨,覺得
很開心。
C2我在淨灘時撿到很多垃圾,大部分都是垃圾袋;我還看到一條魚已經死掉, 嘴
巴含著釘子很可憐。
C3我會跟媽媽說:買菜要用環保袋,不要拿塑膠袋,可以減少環境汙染。
C4盡量要用環保杯裝水,少喝瓶裝飲料,就不會製造這麼多垃圾。
C5我跟媽媽撿了好多垃圾,有鞋子、大人抽菸的菸蒂、香菸的空盒子,還有很大的
漁網,海灘上垃圾真的很多。
C6我們在撿垃圾的時候,有爺爺拿著相機幫我們拍照,還問我們幾年級,我跟他說
我們是幼兒園大班,爺爺比拇指,說我們很棒很厲害,我聽了很開心。
C7如果每一個人到海邊,看到垃圾就把它撿起來,不要亂丟垃圾,垃圾就會越來越
少,海裡的魚、海龜就不會吃到垃圾而死掉。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