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58
葉片數:1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1
1
0
1
1

防災公園體驗

發表日期:2019-07-04
發表人:林昆岳

防災教育
  • 環境議題:防災教育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E37 培養對災害的警覺心及敏感度,對災害有基本的理解,並能避免災害的發生
  • 策劃/執行人:林昆岳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19.02.23
  • 參與人數:60

目標:

1.	藉由宗教認識世界各地的文化,了解宗教與人類生活的相關性,讓孩子們感受到萬教皆善的真諦。
2.	熟悉各種社會資源與支援系統,並分享如何運用資源幫助自己與他人。
3.	從活動參與中,了解群己關係及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與定位,並學習情緒管理及有效的人際溝通技巧,以增進正確生活管理的能力和良性的人際互動。
4.     認識防災公園的設備,包括集結點、安置處、醫護站、播音站、物資管理站、器材倉庫、指揮中心、伙食區、帳棚區、淋浴區、曬衣場、公共廁所、臨時垃圾場、公共電話、消防蓄水設施、消防栓、自來水取水站、心靈安撫區。
5.    透過防災公園的體驗,了解當災害發生時,可運用的設備與空間,增加生存機會。

進行方式:

[學生行前準備]
1.	蒐集防災公園資料並做整理。
2.	填寫活動學習單。

[當日流程]
日期:2019.02.23(星期六)07:50教室集合,08:30準時出發。
行程:
08:30~10:00	行前說明防災公園的設備
10:30~11:00	搭公車前往防災公園	
11:00~11:30	防災公園闖關	
11:30~12:00	公園午餐
12:00~12:30	自由探索體驗
12:30~12:50	搭公車回學校
13:30~16:00   小組討論走訪後的心得

成果描述:

透過行前對防災公園進行說明,再實際走訪防災公園進行闖關活動,讓學生認識防災公園的設備,包括集結點、安置處、醫護站、播音站、物資管理站、器材倉庫、指揮中心、伙食區、帳棚區、淋浴區、曬衣場、公共廁所、臨時垃圾場、公共電話、消防蓄水設施、消防栓、自來水取水站、心靈安撫區。實際了解到當災害降臨時,該如何運用身邊的設備與資源,來增加自己與協助他人生存的機會。

實施心得:

每年在校都會進行地震逃生演練,學生很熟悉從教室逃往操場的路線與應該具備的心態。但若是從家裡逃生到附近集結點,卻是陌生的。
因此,本戶外教學特別結合宗教與防災的概念,透過實際走訪防災公園,實際認識防災公園內的設備與空間,包含集結點、安置處、醫護站、播音站、物資管理站、器材倉庫、指揮中心、伙食區、帳棚區、淋浴區、曬衣場、公共廁所、臨時垃圾場、公共電話、消防蓄水設施、消防栓、自來水取水站、心靈安撫區,讓學生了解到防災公園的功能。

學習者心得:

甲生:從這次的戶外教學,我才知道原來自己家裡附近的公園有這樣的功能。
乙生:學校的地震逃生路線我已熟練,但是家裡附近的逃生路線我卻不是很熟悉。
丙生:防災公園具有好多臨時性的功能,包括醫護站、物資管理站、指揮中心、伙食區、帳棚區。
丁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心靈安撫區,當災害發生時,宗教的力量很重要。

補充:

宗教都是勸人向善,但仍有某些孩子會拒絕去認識其他宗教。
防災公園的設備各有不同,可以多留意自己住家附近的公園是如何安排的。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進行方式」的活動流程順序有點錯亂,建議調整一下。本次活動內容似乎結合多項主題,停留在防災公園的時間不長,也未見到相關的活動介紹,懇請再補充說明。謝謝。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9-07-12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提報者補充說明,有關防災公園設置的多樣設施,煩請提供相片以供佐證,謝謝。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9-07-17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提報者補充說明,已收到文書資料的照片,懇請提供活動當日學生在防災公園參加闖關活動或防災設施導覽的現場影像,謝謝。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9-07-17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提報者補充說明,戶外教育的活動內容可包含不同領域,到防災公園一趟,可提供學生察覺學校外區域的各項設備,也可以讓學生知道在學校不定期宣導以及演練的防災知識與技能,是全民都應具備的和應變能力,相信學生日後會更謹慎的面對並用心參與。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9-07-2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