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11
葉片數:2
澆水器:1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1
2
1
2
1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戶外教學

發表日期:2023-11-26
發表人:Emily

節能減碳
  • 環境議題:節能減碳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0 覺知能資源過度利用〈超出環境承載〉導致環境汙染與資源耗竭的問題
  • 策劃/執行人:中山國小五學年導師群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3年11月14日
  • 參與人數:250

目標:

1.環境覺知與敏感度:對於環境感受與反應的能力。
2.環境議題的知識學習:幫助學習者具備對於認識自然的運作,人類與環境之間的交互關係與如何達到和諧的基本瞭解。
3.環境價值觀與態度:幫助學習者發展對於環境的價值與倫理觀。
4.環境行動的技能:幫助學習者發展各項調查、預防與解決環境議題行動所需要之技          能。
5.環境行動的經驗:幫助學習者運用覺知、知識、環境與公民行動技能實際投入預防並解決環境議題與問題之經驗。

進行方式:

以戶外教育的方式,透過學生參訪國立科學教育館,由老師帶領參觀及館內人員導覽,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我們地球的氣候及資源的變化。

成果描述:

透過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的戶外教育,學生們實地參觀展區的介紹,能充分了解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較以往便利方便,但在此同時我們也破壞了自然環境,造成無法避免的災害,因人為過度開發造成氣候劇變及生物遷徙減少的影響。也透過實際觀賞標本及模型了解人們開發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而反思如何如何愛護我們的環境。

實施心得:

經過這一次的戶外教學,讓孩子們近距離觀察並探索我們所處在的世界的環境變化,更透過參觀導覽讓孩子們瞭解人們對環境帶來的傷害和影響,也藉著已經接近滅絕動物標本讓學生覺察保護環境和保育的重要。

學習者心得:

老師問:「你們看到海洋裡面多了這麼多塑膠微粒,也在海中生物胃裡看見塑膠製品,如果是你們,你們會怎麼做?」
學生答:『我會使用環保餐具,出門帶環保袋,儘量不要再買塑膠瓶飲料,我也不會亂丟垃圾,做好分類,讓這些東西不會流到海裡』
學生答:『有機會我會去做淨灘,清理垃圾』
老師問:「這裡的動物標本有些都已經快瀕臨絕種,我們該怎麼保護?」
學生答:『我們要維護好牠們的環境也要請政府嚴懲獵殺的人』
學生答:『原來美國棕熊這麼大隻,但是我更想看到比棕熊更大隻的北極熊,但他因為氣候暖化,居住的地方愈來愈少,希望大家可以少開冷氣或搭乘大眾工具減緩暖化速度』

補充:

透過老師帶領參觀後,學生更仔細觀察,發現館內探索我們的地球展廳內的資源和動物的變化,也透過環境角的展廳中利用顯微鏡觀看農作物的細部,用鼻子去文環境中的農作的氣味.透過碳足跡的模型展示,知道人們怎麼製造出碳足跡,進而知道怎麼節能減碳的方式。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貴校此次提報屬於戶外教育的方式;帶領學生參訪科教館,經由館內人員導覽,讓學生感受地球的氣候及資源的變化。體會人為過度開發造成氣候劇變及生物遷徙減少的影響,幫助學生發展對於環境的價值與倫理觀。若能在參訪前於課堂中建立氣候變遷的先備知識,並設計學習單驗收學生戶外學習的成果,最後持續帶領學生做出對環境的承諾,會是更為完整的課程設計(提報中已有說明:反思如何愛護我們的環境;建議可以在課程設計時更精進些會是更完整的,加油!)。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12-04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