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花蓮地震探討
- 環境議題:地震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E36 認識台灣曾經發生的重大災害
- 策劃/執行人:徐鈺枝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613
- 參與人數:27
目標:
每年九月,學校都有「地震演練」。「0403花蓮地震」是學生們第一次實際遇到的有感地震。除了緊張,更多的是不安。藉由災後新聞及花蓮地貌的改變,讓孩子們能更了解地震所帶來的影響和災害,進而提早預防準備和應變。
進行方式:
1.「0403花蓮地震」後,和孩子們討論新聞報導和資訊,還有地震發生當時的心情。
2.從新聞報導的討論,知道何謂震央?芮氏規模?震度?原來新聞報導上的名詞,不再遙不可及。
成果描述:
1.「0403花蓮地震」至今已近三個月,從最初的媒體密集報導,到現在零星的新聞,對於花蓮災情的關注也漸漸減少。
2.由於花蓮餘震不斷,報章媒體的資訊太多。導師將花蓮地震的相關資料整理成PPT檔,輔以新聞報導的影片。藉由資料分享和討論,學習如何判斷新聞內容真假。
3.對於花蓮地震所造成的嚴重破壞(如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無限期休園;花蓮市區有多處大樓,面臨拆除的命運;砂卡礑的搶救……),除了感到驚訝,孩子們也踴躍分享曾經去過太魯閣景點的回憶,覺得大自然的力量太可怕。
4.除了正確避難方式(如在睡眠時、廁所、戶外、電梯、大眾交通工具上……等),也鸯孩子們認識「急難救助包」該如何準備。之後若再次發生地震,能運用課堂上的學習,保持冷靜不慌亂的逃生。
實施心得:
1.0403地震發生當時,是孩子第一次沒有家人陪伴,除了先安撫緊張不安情緒,也即時在班群上回報孩子們的狀況,及學校的處理方式,並檢查教室內外有無異狀,讓家長們可以放心。
2.經過這次的經驗,儘管至今仍餘震不斷,但學生們對於地震不再感到陌生和害怕,且較能冷靜應變,並且互相提醒、幫助。也看見孩子的成長。
學習者心得:
0恩:地震發生的當時,我和家人正在宜蘭旅遊。由於住在較高樓層的飯店,因此搖晃的程度很有感。回到家中,發生家裡的東西也東倒西歪的。
0程:我知道龜山島斷掉了?
0諺:太魯閣有多處景觀被破壞,好可惜哦!
0嫻:老師,這是地震演習嗎?我們要怎麼辦?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