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瓦窯溝
- 環境議題:河川湖泊濕地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29 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蔡佳真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12.24
- 參與人數:25
目標:
1瞭解瓦磘溝的歷史與改造後的現況。
2.親身走訪感受,察覺愛護居住環境的重要性。
進行方式:
由社大導覽老師帶學生實際走讀瓦磘溝,沿途講解瓦磘溝的歷史、演變、改造過程以及改造成果。
成果描述:
學生瞭解了瓦窯溝的歷史與現在:中和早期曾設燒窯製磚瓦而得名,曾經還有小船在上面行駛,瓦磘溝流域內因為都市化程度高,柏油路面形成不透水層阻礙水源下滲補充造成流速緩慢且長期被排放汙水,髒污堆積在河道,因此臭味的問題也非常嚴重,現在則被整治成為混凝土排水溝,沿途已無明顯臭味,沿岸也有綠意盎然的植被,也有鳥群棲息穿梭其中。
實施心得:
過程中,感受到導覽老師認真的解說,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當學生實際走訪瓦窯溝,更加能體認愛護環境的重要性,也對自己生長的中永和地區,因瞭解而產生愛護鄉土情懷,進而思考如何維持大自然與便利生活中的平衡,更能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落實環保的精神,讓自己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
學習者心得:
張老師告訴我們永和的地勢比中和低,非常需要抽水站,以前的水質很好,常有鳥群飛來,但因為都市化人口越來越多,大家都把垃圾往河裡丟,甚至有人丟下整個床墊,非常誇張!因為這樣水也不乾淨了,鳥兒也不來,媽媽們每天洗菜洗衣服還要聞臭水溝的味道,還好整治後情況變好了,我們也一定要記得不要亂丟垃圾,愛護環境!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