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72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2
2
2
1

民義之森

發表日期:2024-08-28
發表人:林夫子

認識校園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文藝活動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8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文學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值
  • 策劃/執行人:林琦頂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4年4月
  • 參與人數:15

目標:

1.藉由文本樹的語言,來傳達訊息,讓學生藉由觀察力、運用五感,寫出他們的心中感受,了解大自然的奧妙,並強化學生們愛惜植物、愛護環境的心情。
2.配合重大議題─「環境教育」,將語文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中實施,以培養學生熱愛鄉土與校園環境的情懷。
3.促成學生對永續發展觀念之認知,使其具有對校園環境的責任感及關懷生命之價值觀。

進行方式:

1.結合六年級國語文領域的課程內容,以學生的先備知識為經驗以小組團隊合作與創意發揮方式進行,讓學生在欣賞校園自然生態美景之餘達到知識增長之效及愛校情懷。
2.將學生分組,依「(  )樹是我們學校的代表」、「樹木的外觀」、「樹與我們的關係」、「(  )樹在我們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四個部分來書寫。
3.完成文章後,在樹之前,與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成果描述:

1.配合翰林版「第六課  樹的語言」,了解「樹會提醒人們四季流轉的訊息,也經常向人們傳遞豐富的語彙。當作者有煩惱時會走進樹林,聽聽風聲和樹對話。只要用心靈和樹交朋友,人們就會聽見樹的低語。」本堂課程實施後,學生更能實際感受環境變化,與體會自然的生命。
2.結合民義四大願景(勤學、健康、關懷、創新),孩子們更能清楚知道這次教學的重點(勤學),民義校園綠意盎然,洗滌了人心,淨化了每一個孩子的心地。走在綠色校園吸收芬多精,強身健體沒煩惱(健康),師生互相加油打氣,和諧畫面超溫馨(關懷)。與民義之森共舞,透過文字留下紀錄,充分發揮創意(創新)。

實施心得:

1.學生可以藉著這個機會親近校園大樹,每位學生都感到很特別,也很有趣。
2.在這次教學活動中,學生們自然而然一一展現民義國小四大願景:健康、勤學、關懷、創新,著實感到欣慰。
3.看到需要到資源班上課的孩子,亦能透過觀察樹、與同學討論進而完成文章,更是感到高興。

學習者心得:

我覺得語文課可以走出教室,親近校園之樹,透過五感仔細觀察這些總是默默陪在我們身邊的樹爺爺們,真是太好了。感謝所有樹爺爺為我們遮陽、讓我們躲雨,更要謝謝你們陪伴我們度過小學六年時光。
我覺得校園裡有榕樹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因為他不僅可以讓我們遮風避雨,也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一起陪我們度過小學裡最快樂幸福的時光。
我們就快畢業了,小葉南洋杉陪伴了我們,小葉南洋杉在我眼裡是棵超棒的樹,因為他讓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融入課程實施,藉由教學活動設計,讓學生親近校樹並增加與校園生態環境的互動機會是很有意義的機會學習
    建議可在環境行動多加著墨,讓學生有機會以實際行動展現愛樹的積極作為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9-0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