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紅豆護生態~讓老鷹飛回天空
- 環境議題:動物保護
- 執行方法:閱讀或講故事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陳靜錦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5.11.25~105.12.01
- 參與人數:22
目標:
希望透過閱讀討論的方式,讓孩子知道生態環境的重要,如何做好保育工作,讓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能夠珍惜大自然所給予我們的一切事物。
進行方式:
首先透過閱讀解說進行活動,接著小組討論發表,最後完成個人的學習閱讀單。希望透過這些提問、省思,來尊重土地、尊重生命、尊重環境。
成果描述:
1.透過討論發表分享,孩子知道紅豆的特性,也知道紅豆的生長方式及環境,以及農夫如何以友善農耕來種植紅豆。
2.紅豆護生態與老鷹是有關聯的,有毒的食物鏈,會造成生態失衡。
3.老鷹紅豆不使用落葉劑之後,生態改變,再也沒有傳出麻雀、斑鳩因中毒死亡事件,讓老鷹重返天空自在飛翔。
4.東港地區種植的老鷹紅豆,品質有履歷,食用較安心。
5.食物鏈影響很大,關係著生態平衡,不容忽視。
實施心得:
透過活動之後,孩子知道農夫為了讓老鷹飛回天空所做的努力,此外也知道了要以友善耕種方式種植農作物,愛惜土地。同時了解生態鏈的重要,避免有毒食物鏈造成生態失衡的情形。
學習者心得:
綜合孩子的討論,歸納成以下幾點:
1.種植植物儘量不要使用農藥、殺蟲劑、落葉劑、、、、等等,以維護生態,避免中毒事件層出不窮。
2.農作物有履歷並符合多項檢驗規範,契作有保障,才能穩定供需。
3.要從日常生活中,保護食物鏈。例如:不把廢水、汙水排到河川中,維護河川生態。
4.不要亂丟垃圾,作好資源回收,愛惜資源,不要浪費,才能讓我們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好。
5.不同種類的生物間,由於食性關係而形成食物鏈,在生物界由於不同階層的攝食關係,可將生物分成生產者(如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消費者(各級動物)及分解者(細菌等);其間關係呈鏈狀相接,就是食物鏈。
補充:
報紙來源取自於105年11月16日星期三的國語日報生活版,感謝文字記者謝苹愉的採訪報導,讓我們師生對生態鏈有進一步的認識.